智能寫作機器人 作品

第四十一章 歷史的構造(上)

    她立刻又想到,在這個日期附近,喜歡寫字打草稿的謝母會不會在筆記本上留下線索呢?

    不同於工作日誌,謝母的筆記本使用的時間長短不一。有的用上了一年,這是專門用作意識形態的學習筆記的。有的只用上兩三個月,裡面都沒寫幾頁,只零散地記載了一些內容,就被棄之不用

    這些筆記本的每一頁的左上角或右上角在印製有預留日期填空。謝母有的在左上角寫上了日期,直接就有時間。有時候在內容中會有些8位數日期,比如筆記本中有一篇謝母草擬預算申請的底稿,在底稿的底下附上了日期2022.10.18,那筆記本是什麼時候用的也是一眼洞明的。有的寫了些備忘事項(譬如後天去某市的某所),這略有困難,因為沒有寫具體哪年,但結合上下文的線索或可猜測。

    綜合這全部的線索,功夫不負有心人,她果真找到了一些線索。在一本本子的中間幾頁上,她看到寫了那麼幾段話:

    第一行:——劃掉的大量無法辨識的字跡——

    第二行:一個人站在一個閃爍著白光的地方在看這句話。

    第一行字,謝母劃痕密集,秋陰看了半天只看出可能是在寫實驗地點和日期、天氣啊狀況。後面幾行字謝母可能也想劃掉,但匆忙之間只隨意劃了兩劃,因此可以完全辨識。

    她繼續向下看。

    第三行:我該寫下這段話嗎?但我確實看到了某個時刻有人在看這段話。

    第四行:如果你在看這段話的話,如果我這麼寫的話,你看到的是這段

    第五行:話嗎?

    第六行:在晶體中所折射出的曼妙的景象,只存在於一瞬之中。我不能看清。

    “看到,是什麼意思?”

    新的疑竇接踵而來。

    然而對於秋陰而言,看到這段內容或許是一件並不幸運的事情。她在第一瞬間就想起了之前她所忽視的一系列關於時間與晶體的單詞片段,然後她靈敏的思維立馬就飛躍到了她這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與它帶來的一系列情報上。

    “明都……”

    李明都的時間漂流。

    “預知未來……”

    以及,由他所講述的在一萬年前所發生的不可思議的事件之一。

    而那塊由遠古的原始熊部落巫師巫咸所保管的東西,在一萬年前業已丟失,無人知曉它在歷史中最後的下落。

    換而言之……那件東西、是否、仍然在地球上?

    她繼續往下看。

    第七行:如果你看到了這段話的話,請留在原地可能會更安全。

    第八行:景象裡是怎麼寫的,我就是怎麼做的。

    這幾行話都有漫不經心的劃痕。或者謝母在寫這些的時候並不認真。

    秋陰繼續往後翻去,但後面的紙頁都是空無一字,沒有使用過的痕跡。

    “這幾段話,會是她看到了我在讀這段話,因此給我留下的紙條嗎?”

    她繼續翻找。但已經沒有其他更多的提示了。

    或者有,但在五十年前就已經被銷燬了。

    “如果有一件東西,那麼神秘和偉大,值得花費人力物力來窮盡其奧秘……那麼,母親不應該調離這個項目才對……或者,作為先期參與者,要對這個項目負有持之以恆的責任。”

    哪怕中途退出,也會有不可推卸的幫助的義務。

    但就秋陰所知,謝母后來沒有從事任何一種特密工作,她僅做抽象理論的研究,獻身於自然科學的奧秘。這些理論研究並沒有佔據謝母太多的時間。謝母仍有空暇帶孩子,也有空暇書寫她的人文書籍。

    並且後來,秋陰也對此事一無所知,莫非這東西又重新遺失了?

    “而且,又是為什麼叫我留在這裡更安全,難道她看到了什麼?比如說我……一旦離開基地,就會遇到危險……我應該沒做什麼招人記恨的事情吧。”

    她是想做一個戰地記者的,而且如果她做,一定會得罪不少人,但這個時代似乎沒有記者的生存空間,她很難和代人們競爭。她到現在還是一事無成。

    就在這時,燈光猛地閃爍了一下。

    整個地下室忽然陷入黑暗,足足維持了數秒鐘才重回光明。短暫鬼魅的時間裡,秋陰眯起了自己尖利又漂亮的眼睛,走回通道,拿起個端聯繫唐正道:

    “喂,唐叔,在嗎?底下的光線閃得厲害,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我要不要馬上上來。”

    好一會兒,通訊那頭沒有聲音,大概一分鐘後才有迴響,那頭嘈雜,唐正的語調平靜,但難掩焦躁:

    “可能,是輸電不穩,好像有強烈的干擾。我等會兒下來看看。”

    秋陰放下了心,繼續在書堆裡尋覓。

    不一會兒,樓梯口就響起了腳步聲。

    她放好書本,撕下筆記的這一頁,和那片紙片一起藏在大衣內側,走出房間。而電梯方向好幾個冬眠人正在走過來。

    除了唐正以外,還有幾個中年人老年人,好像都是這塊冬眠人居住區的公務工作者。

    秋陰往前略走幾步,正要打招呼的時候,發覺他們身邊的景象略有彎曲,尤其是牆,兩側的牆面像是凹陷了一樣。

    “這是光學扭曲!”

    與此同時,唐正等人搖了搖頭,大聲道:

    “不要反抗!這是國際聯合經虞國准許後,由虞國安排的聯合調查部隊,我們也是剛接到的通知。”

    聲音是唐正他們的聲音,那麼……

    她定睛一看,果不其然,空氣中顯出了十幾個完全機械化的士兵。表面裝甲粗看上去格外光滑,然而秋陰曉得那裡密佈複雜的光學折射用納米機器。

    “幽靈梭……”

    秋陰是從錫蘭島的土著那裡知道的。

    這是二十二世紀地球上,第三世界陣營對第一世界那些已經完全不在一個時代的技術武器之一的稱呼。幽靈梭的正確名稱是變換光學隱形反射裝甲。它的實現非常複雜,不過簡單而言,原理即是讓光線不會射到自己的身上並反射,而是讓光學折射到附近及身後,從而使觀察者看到的是幽靈梭士兵身後的景象。

    這種隱形幾乎沒有缺陷,只有現身和隱身的瞬間,在調節“光映射關係”時會出現肉眼可以識別的錯誤,一般的機器識別也很難尋出端倪。

    除此以外,這群士兵從上到下,找不到一點人的痕跡。

    或許是代人寄宿在機器上的控制產物。

    秋陰站定,比了個虞國的軍禮。

    “退伍老兵……”

    部隊的隊長果真是個代人,通過個端及人臉識別從網絡上查詢到了秋陰的身份訊息,合成聲略有驚訝地說道:

    “你好,老同志,現在還請你配合一下。現在,這裡全部地方,都已被管制。”

    代人世界不以貌取人。在資格上,秋陰確實比他們老,也算當得起這聲老同志。

    她答:

    “好的,隊長,我能詢問你們要做什麼嗎?是這群冬眠人……他們也是基地部隊的家屬,他們犯了什麼錯嗎?”

    “不是犯錯。”隊長設定了搖頭的動作,他嚴肅地說道,“事情暫時不便透露,我只問你,你在這裡見過其他的代人或怪人嗎?”

    燈光仍在不定地閃爍。閃爍似乎具有某種特定的頻率。

    “沒有。”

    秋陰搖了搖頭。

    “好,你往後面走,然後乘電梯到上面去,接著,就在聚會廣場待著,不要獨自行動。”

    再眨眼間,幽靈梭部隊已經重歸無形。

    只剩下唐正和其餘幾個公務人員。

    她看了眼這群人。

    唐正擺擺手,難堪地講道:

    “廢棄區的情況很複雜,他們需要一個引路人,我們會和他們一起下去,你快上去吧。”

    這時,幽靈梭部隊又講道:

    “不要說話,情況緊急,快走。”

    這幾人便被推攘著往基地的深處走去。

    秋陰心裡有鬼,捏住那幾張洩密紙片,按下困惑,匆匆往電梯的方向走去。基地的電梯調度極為特別,往往一臺電梯只負責有限層數,一般這個數量是三層,不能抵達更深層或更高層,往往需要換梯使用。

    這一層廢棄區與居民區就隔了一層,不算遠。秋陰抵達電梯後,剛剛按上古早的電梯按鈕,突如其來的靜電便刺痛手指,迫使她縮回了手。

    “也許電梯也出了問題。”

    念頭剛剛轉過,按鈕已經響應。兩臺電梯先後傳來轟隆轟隆的聲響,陸續抵達。

    她走進一架電梯的同時,另一架電梯也同樣打開了門。

    “誰?”

    她轉過頭去,正對電梯緩緩合攏的門縫。門縫外傳來了由遠及近的聲響……這種聲響只要一聽,就絕不是腳步聲,而是一陣好像錄音底噪般微妙遙遠的嘈雜。

    一個腦袋,一個戴著頭盔的腦袋就從緩緩合攏的門縫前大搖大擺地走過。等到他走到門縫的正前時,電梯的燈光便照耀在他的身上。秋陰清楚地看到了他穿的是白大褂,還有戴著的頭盔上以倒三角的方式排列出的三顆電子眼。

    電子眼閃耀著鮮豔的紅光。

    頭盔是代人式的頭盔。

    這是一個代人。

    她還來不及將之與幽靈梭部隊的部隊的問話聯繫到一起,電梯已轟隆隆地上升。

    而那怪人則繼續走去,沒入到基地的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