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閣閣老 作品

第741章 這樣的公司,這樣的國家……(2/2)

    簡單來說,四大糧商的“全產業鏈”各有側重——adm以注重研發著稱,不斷通過化學研究推動在相關領域的擴張;邦吉以注重從農場到終端的產業鏈完整性而著稱;嘉吉一直很注重糧油物流環節;路易達孚則非常重視通過期權期貨來平衡農產品的交易風險。

    嘉穀的“全產業鏈”乍一看,似乎與邦吉一樣。但人家邦吉哪裡像嘉穀這樣,會投入到改造先天條件極差的環境中去?不是條件好的地區,邦吉還不稀罕嘞!

    同樣的資金,投入到哪裡不能帶來更高的回報?嘉穀這樣,一點也不符合商業邏輯,讓安博泰來評價就是“自尋死路”。

    但偏偏就是這樣的嘉穀,發展到了讓他們都不得不忌憚的地步。

    太田明夫對嘉穀,甚至說對中國瞭解更深,對此是有他的理解的。

    他臉色變換,最後沉聲道:“這是中國的劇烈上升期啊,在這個大型經濟體的上行週期,個體或公司的成就,會以幾十上百倍的規模放大。”

    這是這些年來,太田明夫看著嘉穀以一種難以理解的速度崛起後,最深的感悟。

    國運好,個人才能好。

    譬如島國,最耀眼的一批企業,都是在二戰後島國的上行週期創立的;待進入九十年代後,島國的上升週期徹底破碎,島國再無耀眼的新興公司。

    美國亦如是。最典型的就是巴菲特,他經歷了美股最急劇上升的一個世紀,也是造神的一個世紀,這種情況下,他也乘風破浪變成了傳奇——換一個地方,他肯定也是人精,但不可能會躋身全球崇拜的“傳奇”。

    再回看嘉穀,就算選擇了安博泰難以理解的“扶貧路線”,但嘉穀的付出真的有那麼巨大嗎?要知道,中國的扶貧主力,其實還是政府。是中央財政給了落後地區提供強大的轉移支付支持,讓落後地區的基建能夠跟上來,水、電、路等都通了,嘉穀這樣的企業才有帶動產業發展的可能。

    也就是說,嘉穀最大的底氣,其實是這個國家蓬勃向上的勢頭。

    安博泰有點不自在了。

    他連中國政府大規模的脫貧攻堅都不理解,別說其他了。

    中國人可能會覺得,扶貧不是政府應該做的事嗎?事實卻是,大規模的脫貧攻堅只有中國在做,這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