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閣閣老 作品

第528章 試水的嘉穀海鮮 1/2

    不明覺厲!

    蕭子全等人說不出嘉穀大漁場具體牛叉在什麼地方,但對於這個基本摒棄了網箱養殖的原生態漁場,都有一種“哇,看起來真的很牛叉”的想法。

    當然,對於食材來說,生長環境再牛叉,也比不過“好吃”二字。

    考察過生產環境之後,評估重點來了——試吃!

    從嘉穀提供的海鮮產品目錄可以看出,可選擇的海鮮品種還不多,但毫無疑問,樣樣都是精品!

    首先是主打產品,大黃魚。

    按照何磊的介紹,嘉穀漁場內的大黃魚,基本上是仿野生大黃魚養殖;蕭子全不會全信賣家的話,但他的眼睛和嘴巴不會欺騙他。

    色金黃、體梭形、鰓鮮紅、肉蒜瓣……從外觀來看,確實可以媲美野生大黃魚。

    野生大黃魚長年遊歷深海,要隨時躲避天敵追捕,動作迅猛敏捷,因此體型修長、曲線流暢,魚肚緊實。而養殖大黃魚由於生活在網箱裡,生活悠閒,體形較肥,魚肚較鼓脹——對比嘉穀大黃魚,起碼證明了一點,其有充足的運動。

    再一品,那肉質細膩滑嫩啊,極富海味之鮮美,更是瞬間勾起了蕭子全舌尖上的美好回憶——他是江南省舟山人,印象中,野生大黃魚就是這個味吶!

    他下意識地評估了一下價格,頓時淚目了。在野生大黃魚幾乎絕跡的今天,嘉穀這“類野生”大黃魚,每斤起碼也要幾百元吧!

    緊接著是牙鮃。

    牙鮃在國內又稱比目魚,不算難得。但,這麼大個頭的牙鮃,就極為難得了。

    蕭子全看著起碼有三四斤的大牙鮃,又要淚目了。

    ——大個頭牙鮃可是他們雪山酒店的招牌菜品啊,平時都很難有這麼大個頭的海捕牙鮃,每斤至少得六七十塊錢吧!

    畢竟,生長在原生環境中,嘉穀大牙鮃雖然也是養殖魚,但完全可視為野生牙鮃的替代品好嗎?

    還有那鮑魚!

    嘉穀在漁場養殖的鮑魚品種,是吉品鮑,其與禾麻鮑、網鮑並稱為世界三大名鮑。

    在市場銷售中,網鮑因個大而價格昂貴,尋常食客無法消費,所以市場上多以吉品鮑最受寵。

    在追求“頭”的鮑魚界,大鮑永遠比小鮑受青睞——國內評估鮑魚質量等級按頭數計,所謂“頭”指的是一司馬斤(約0.6公斤)裡有大小均勻的鮑魚多少隻,如2頭、3頭、5頭、10頭、20頭等,頭數越少意味著鮑魚的個頭越大,價格也就越貴,即所謂“千金難買兩頭鮑”。

    嘉穀吉品鮑這個頭,大概也就30頭,貌似等級不高。但,你只要想想嘉穀漁場才建立多長時間啊,充其量也就兩年多吧,能有這個頭,蕭子全只想對嘉穀獻上自己的膝蓋。

    細看,嘉穀吉品鮑鮑身隆起,形如元寶,色澤金黃;細品,味道濃香,細嫩而有嚼勁,上品!

    蕭子全再次淚目了,除了從島國進口,國內哪裡見得著這種品質的吉品鮑啊?哪怕個頭小了點,嗯,怕不是一斤要兩三千元吧!

    而且,鮑魚極其“嬌氣”,對環境要求高,稍有不慎就會“全軍覆沒”,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嘉穀漁場環境之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