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閣閣老 作品

第496章 以身立法? 2/2

    直接帶動近30萬戶農民增收,輻射幫扶達50萬戶,截止2010年底累計分紅超過100億元

    出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馬教授都被嘉穀的大手筆分紅嚇了一跳!

    作為國內著名的農村經濟研究專家,馬教授是國家大佬文老的智囊團成員之一,也是齊政的老熟人了。

    “嘉穀此舉,是要為我們此行的調研增添說服力嗎?”馬教授經過首輪調研後,接受了齊政的小聚邀請,開玩笑道。

    齊政微笑道:“不過是恰逢其時而已。”

    馬教授說的調研,是由農業部牽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社科院聯合開展的調研活動,此活動是為了起草新的“土地流轉”政策而作的論證。

    伴隨著城市化的進程,新型城鄉一體化呼喚“新土改”。這是我國農業人口人均資源改善的過程,是我國農業從根本上實現規模經營,提高農業單位勞動力產出的根本途徑。

    馬教授就是農業規模化、集約化、高效化經營的擁躉:“只有把農場規模擴大到具有農場經濟可持續性的底線之上,才有機會再來緩解農業中的一系列其他問題,否則任何農政措施實際上只會治標不治本。”

    他瞥了齊政一眼,不無讚歎道:“嘉穀可謂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齊政莞爾。

    說到通過土地流轉,實現農業規模化經營的範例,縱觀國內,永遠避不開嘉穀集團的水稻產業。

    所以,“新土改”政策論證組將嘉穀集團作為一個重點調研對象,然後,就碰上了嘉穀農業合作社的大分紅活動!

    嘉穀農業合作社經營範圍最大的,無疑是水稻種植了。單純從分紅就能看出來,嘉穀集團在水稻產業鏈中與其他糧企的差距,已經不是活得好與活得差的區別了,而是活得很好與瀕死的區別。

    全國在冊大米企業近9000個,生產大米1億多噸,實現銷售收入4000多億元,但除嘉穀外,利潤還不足10億元,米企利潤“薄如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