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閣閣老 作品

第350章 步入全球糖業前三強

    反而是嘉穀國際輕車上陣,可以接受csr糖業已經形成的成熟銷售渠道,耐心地等到完全掌控局面後,再作調整。

    隨著時間的推移,優勢逐漸向嘉穀國際傾斜。

    在新一輪報價中,嘉穀國際以17.8億澳元的要約報價,獲得了csr集團董事會以及糖農股東投票的一致贊成,終於在與豐益國際的角力中脫穎而出。

    上述交易尚需獲得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新西蘭海外投資辦公室以及中國商務部等部門的審批,但無論從csr的角度,還是從豐益國際的角度,雙方繼續談判的機會已經微乎其微——豐益國際出局了!

    ……

    消息傳回,嘉穀管理層大喜。

    瞭解了整個收購過程的齊政親自給王昱業發來賀電:“幸而有你出馬,一舉為我們打通了糖路!”

    電話另一頭的王昱業謙虛幾句,轉而說道:“拿下了csr糖業,我們嘉穀在糖業真的是有了一個高起點。”

    儘管收購要約還沒有得到最終審批,但嘉穀國際收購團隊已經被允許接觸csr糖業的生產管理了。

    王昱業對即將入手的csr糖業資產明顯很滿意:“澳大利亞所有的甘蔗都採用機械化或自動機械化收割。甘蔗收割、運輸計劃系統由計算機控制,可使農場與糖廠之間的甘蔗運輸受到非常精確的控制。csr糖廠運用周密的收割運輸計劃,在保證工廠24小時連續生產的前提下,工廠沒有一根甘蔗積存,根本沒有堆料場地;充分展示了專業化的分工服務體系。”

    “csr糖業在散裝原糖的處理能力方面處於領先地位,擁有國際上最先進、有效的散裝原糖存儲和處理設備。而且糖廠裝備自動化控制程度高,能耗低,產品質量好。這些優勢為生產的食糖提供了很強的競爭力……”

    “這些都為我們日後整合國內糖業提供了方向與經驗!”

    齊政邊聽邊點頭。

    在進軍糖業之前,嘉穀對國內糖業進行了一番調查,發現國內糖業與國內大多數產業一樣,經過多年的發展,陷入了一種“大而不強”的局面。

    與國際上主要的產糖國相比,國內糖產品尤其是蔗糖仍以初級產品為主,產品品種單一且附加值低,產品市場競爭力較弱,在國內外市場缺乏“產業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