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閣閣老 作品

第136章 西邊,生命在盼雨

    這樣多層次的自然體會,在中國其他地方是很難感受到的。

    但如此旖旎多彩的地方卻飽受氣象災害,乾旱是該地區最主要的氣象災害。

    肅省的水資源人均佔有量僅為全國人均的1/3,是世界人均水平的近1/8,已經接近國際重度缺水界限。

    乾旱、半乾旱地區自產水資源本就極少,再加上地下水超採,嚴重危及生態,進一步加深乾旱的程度。

    今年入夏以來,肅省平均氣溫較歷年同期偏高,但同時降水稀少。

    肅省很多地區以沙地為主,高溫乾旱致種植的蔬菜、玉米、馬鈴薯等多種農作物缺水嚴重,導致農作物枯黃或乾死、蔬菜菜葉乾枯、苗矮且顆粒乾癟。

    此次大範圍的乾旱災害發生後,肅省官方已多次派出工作組赴受災重縣核查災情。同時啟動省級自然災害救助4級應急響應,要求受災市州按照預案做好相關工作。

    但是面對天災,人的力量顯得相當渺小。即使是政府,能做的也有限。官方只能“突出重點救助,保障群眾生活”,也就是隻能對群眾生活進行救助,譬如做好應急供水,妥善安排受災民眾基本生活。

    至於農業抗旱,不客氣地說,基本是聽天由命了。

    “根據西北區域氣候中心分析,預計肅省7月份平均氣溫略偏高,降雨偏少3~4成。因此,乾旱還可能持續甚至發展更加嚴重。”丁顯彙報相關信息。

    “目前旱情最嚴重的地區是肅省中部,有兩個月沒下過雨了,除了有灌溉條件的田地災情較輕外,其他的旱地只能聽天由命。很遺憾,隴谷縣也大致在這個範圍內。”

    “據我所知,少部分受旱特別嚴重的地塊,農作物已接近死亡。”丁顯說道。

    聽到這狀況後,種地老把式石瑞生就祈禱道:“快點下點雨吧,千萬千萬不要連續發生春旱、初夏旱和伏旱……”

    聞言齊政眼皮一跳。

    所謂春旱是4月下旬至5月中旬期間的旱象,初夏旱是6月上中旬,而伏旱是發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