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1282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

    座主與門生既是施恩與報恩的關係,同時又構成利益共同體。對於門生而言,朝中有人好做官,老師的提點和照顧對他們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人脈資源。對座主來說,愛護和提拔門生,也就是在培養自己的政治勢力。所以門生們對座主除了感情上的師生關係,更多的是身為利益共同體的自覺。

    因此原因,作為三代首輔的衣缽傳人,當然也基礎了三位首輔的師生關係,與他們的弟子門生關係密切,打斷骨頭連著筋。這就算是師生關係的一種衍申變化。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也有座主和門生鬧得不可開交,甚至反目成仇的。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原歷史上的張居正。

    張老師在原歷史中從萬曆初年成為內閣首輔,又得李太后和萬曆皇帝信任,執掌大明政權達十年之久,可謂明朝有史以來最有權力的首輔,但他估計也卻沒想到,在他身上卻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學生彈劾老師的醜聞。

    第一個彈劾他的正是他的門生劉臺,此人是隆慶五年的進士,張居正是那年的主考官,兩人是實打實的師生關係。張居正對劉臺有恩,本身是他的座主不說,在劉臺中進士後只做了兩年刑部主事的情況下,就提拔他做監察御史,巡按遼東。

    這樣的際遇,是很多人一生都難得的機會。劉臺對張居正自然是感恩戴德,但在他擔任監察御史期間卻出了一樁事,改變了一切:當時的遼東總兵李成梁在對蒙古的戰鬥中取得了一次大捷。

    李成梁也是張居正信任的邊臣,而劉臺不知道是太高興,還是邀功心切,搶先把這件事上奏了朝廷。但是按照制度,奏捷本應該是總兵和巡撫聯名上奏,劉臺身為巡按,並不管奏捷這檔子事,他該管的是這份奏捷文書中的一些具體功勞到底是真是假。

    當然,奏捷邀功,雖然不是大事,但按例屬於“不謹”。這個不謹是可輕可重的,按說以張居正當時的權力,當然可以照顧一下門生,輕輕鬆鬆把這事壓下來,但他大概想敲打一下這個弟子,就請旨予以申斥。

    沒想到這下劉臺不幹了,他憤懣難平,在萬曆四年上了一道奏章,做了一件開天闢地的大事,直接撕破臉皮,公然彈劾自己的老師張居正。

    在這份奏章裡,劉臺列舉了老師的七大罪狀:一是驅逐高拱示威,又遺書市德,使朝廷無禮於舊臣;二是違反祖制,贈成國公朱希忠以王爵;三是任用張四維、張瀚等親信;四是威福自用,目無朝廷,朝臣畏居正者甚於畏陛下;五是利用考成法,挾制六部;六是摧折言官,仇視正直之士;七是以權謀私,奪遼王府地,為子弟謀鄉試,在江陵造豪宅,接受武臣賄賂。

    後世有俗話說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克,所以這七條罪狀,真是件件戳到了張居正的痛處。而且由於劉臺的特殊身份,更增加了這次彈劾罪狀的可信度。

    劉臺在奏摺中甚至指出,張居正“輔政未幾,即富甲全楚,何由致之?宮室輿馬姬妾,奉御同於王者,又何由致之?”這種隱指張居正有不臣之心的誅心之語,可見必欲置張居正於死地而後快。

    按理說,我不過稍稍敲打你一下,幾乎就屬於是“口頭批評”,又沒怎麼著你,你犯得著這麼一副此仇不共戴天的模樣嗎?(注:說實話此事我也不太理解,不知道有沒有可以深挖的東西,但我沒找到更多的證據證明劉臺在此之前和老師張居正還有其他的仇怨。)

    事發之後,張居正當然震怒不已,最令他憤怒的是“二百年來無門生劾師長者(張居正原話)”,大明開國二百年,從未出現的學生彈劾老師的事情,居然落到自己頭上。所以他當庭向萬曆皇帝提出辭呈,“計惟一去謝之”。

    張首輔當時感情激動,當場伏地大哭,以至於萬曆帝親自下御座攙扶他,再三慰留。張居正才勉強答應,但是依然杜門不出、不理朝政。

    朱翊鈞一看事情不可了結,立即派司禮太監孫隆帶著自己的手諭親自押解劉臺回京,把他下詔獄,廷杖一百,並充軍流放。

    張居正此時表面上做足文章,上疏為劉臺求救,求皇帝把他廢為庶民。但是背地裡,卻對他深恨不已。有人看出張首輔的真實心思,暗地裡又羅織罪名,誣告劉臺,終於把他流放廣西,連他父親和弟弟都不能倖免。

    然而這事並不算完,張居正此舉非但沒有震懾住反對者,反而在自己的門生中引起軒然大波。就在劉臺彈劾他的第二年,張居正因為父親病逝,按例應當丁憂守孝三年,但他戀棧不去,便使人上疏奏請,讓皇帝以奪情的名義挽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