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大明元輔第1169章 把汝裁為三截

    留京為官本來就被視為好過去地方,哪怕是去當知縣,“主政一方”,也不如留京。

    而且他們留京之後的仕途也特別順暢,某種程度上來說還好過在翰林院混資歷的兄長。

    這一點,看他們現在的職務就知道了:蕭良譽時任浙江道監察御史(不是巡按),王庭諭時任吏科給事中。

    此刻,在白玉樓後庭花園的水榭之中,高務實與兩對兄弟已經說了一會兒話。

    “情況大致就是這麼個情況,四位年兄有何看法?”高務實把重陽大會上發生的事情說了說,就進入正題了。

    蕭、王四人互相看了一眼,都很清楚高務實的用意,這肯定是暗示他們上疏彈劾潘晟了。

    蕭良譽立刻先開了口,道:“我是浙江道監察御史,潘閣老恰好是浙江人,這件事我自然義不容辭。”

    這話其實在道理上說不通,某地監察御史又不是按戶籍所在地管事的,潘晟是不是浙江人和這個一點關係也沒有。

    不過高務實也不會糾結這個,他知道蕭良譽只是給自己找個出手的理由,於是便微笑著道:“年兄的雄文,前幾年務實就曾拜讀多次,想必此番出手必然一擊即中。”

    王庭諭見蕭良譽搶了先,也不甘示弱道:“庭諭雖然不才,但對這等忘恩負義之輩,卻也深恨焉,明日必奏彈章,呼應蕭兄。”

    高務實滿意地點了點頭,拱手致謝道:“多謝二位年兄仗義出手。”

    兩人忙道不敢。

    高務實頓了一頓,又道:“對了,這彈劾之事,有一點雖然二位年兄必然心中有數,但務實還是要多說一句,希望二位年兄莫嫌務實嘮叨。”

    兩人忙道不敢。

    高務實便一字一頓地道:“此次彈劾,一定要就事論事,就人論人——就事者,便是隻說潘新昌入閣廷推曾在朝中引起爭議,而且他不曾上疏懇辭;就人者,便是說只說潘新昌一人,切記不要提到旁人,不要擴大打擊範圍。”

    嗯,高務實此前說得客氣,但在具體安排事情的時候,說話的語氣就明顯有一種“交代任務要點”的感覺了。

    當然,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他才是話事人,這是客觀現實。

    不過他這話說出來,兩人都似乎有些不太理解。蕭良譽倒還好點,只是微微蹙眉,似乎陷入了思考,而王庭諭則有些意外地反問道:“不擴大打擊範圍?宮保是說不要對心學一派的其他人也帶上一筆?”

    高務實還沒說話,王庭諭的兄長王庭撰先開口了,指點弟弟道:“尤其是申元輔……提也休提。”

    王庭諭有些不明白,深深皺眉,一臉疑惑,問道:“可這是為什麼呢?這事不就是申元輔搞出來的?我總覺得,這……不需要敲山震虎吧?”

    高務實明白他的意思了,他是覺得“敲山震虎”沒有意義,因為動潘晟,申時行肯定明白實學派是在對他進行反擊。

    不過王庭諭並不明白自己的意思並不是什麼敲山震虎,也不是什麼打草驚蛇,這的確是沒有意義的事。自己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現在把申時行捎上有什麼用?他不過是剛剛撿了個首輔,如今張四維剛走,對皇帝而言,這朝局本來就是求穩的時刻,除非申時行要造反,否則必不可能現在這種時候把申時行怎麼著了。

    既然如此,動申時行有什麼必要?倒不如集中力量把潘晟打下去,只要潘晟被劾罷,將來其他中立派想要投靠心學派的時候就不得不仔細審視一番,考慮考慮自己有沒有那麼頭鐵了。

    “劾罷潘新昌,則心學一派將來再想要拉攏誰,人家就不得不思索一下今日潘新昌的下場,如此心學、中立、搖擺不定者三類人之間便會出現鴻溝。”

    把心學派與中立派隔離開來,再讓一部分搖擺不定的人不敢再投奔申時行,這便是高務實的“把汝裁為三截”!

    ----------

    感謝書友“周衍yy”的月票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