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288章 經濟與黨爭(卅一)由公及王?

換句話說——別瞎逼逼,都給老子去做事,去想辦法生產更多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產生問題不可怕,一邊出現新問題,一邊想辦法解決這些新出現的問題。

有人說,中國人想做點事往往需要“託古改制”。是的,託古改制在中國有獨特的社會基礎,因為中華文明在周公之後,其重要特點之一就是去掉了“神靈崇拜”而轉為“祖先崇拜”。

尊重客觀現實是高務實一貫的行事風格,那麼就來託古改制好了。世人皆知他是六首狀元,也知道他的本經是《易》,因此他就從《易》開始論述。

他的學術地位已經擺在這兒了,因此別人需要說得玄玄道道的東西他敢於直抵本原——什麼是易?

按照高務實直白的觀點:“易”就是變化,而《周易》,說到底就是一句話:世界在不斷變化,而你不能改變世界,所以你需要不斷改變自己來適應世界的變化。

由此,高務實對《周易》的論述就能濃縮為四個字:變與應變。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高務實對大明的思想理論體系——甚至中國多年來的思想理論體系的一次大顛覆。因為中國古代王朝是沒有發展生產力這個思維的,或者也可以說,農業社會本身也很難產生這種思維。

道理並不複雜,農業的進步是很難的,它很難自行產生跨越式的發展。以“耕地”這件事舉例:出現個金屬犁就是大突破,出現畜力拉犁又是一個大突破,然後呢?然後在犁地這件事上就很難再有新的突破了,因為農業社會能利用來犁地的“力量”巔峰也不過就是畜力。

在這種情況下,歷代王朝雖然還是會有一些社會發展中自行發現的新技術,比如這架犁的結構可以優化優化之類,但總體來說發展緩慢。既然如此,社會生產力進步緩慢,生產關係自然也不需要過分調整。

這也是為什麼高務實的改革在時人眼中看起來十分激進,但他自己知道其實非常溫和的原因。時人覺得激進是因為時人看待世界的目光幾乎是恆定不變的,而高務實知道自己十分溫和是因為他更習慣於前世的發展速度——幾十年時間足以天翻地覆,能從農業國幹到世界工業之王。

當然,具體到現在的高務實,他知道自己一個人能力有限,一邊要改革,一邊要解決改革中必然遇到的問題,所以他也從各個層面給自己“創造盟友”。

拉攏後世人覺得全是廢物的勳貴,是因為他知道勳貴有足夠的原始資本,而且因為貪慾,他們會支持自己帶領他們賺更多的錢——那麼,人再廢物都沒關係,我也不需要你們指揮作戰,你們的資本和貪婪就是我可以利用的力量。

而輸出學術觀點,其實道理也是一樣的:“獸慾”不可取,那都是我們儒家孔聖人鄙棄的,我們要做君子,要入世,要取之有道——也就是說,我們士人要努力提高自身水平,然後以合理合法的手段獲得回報。

為啥要這麼做?因為只有把這種思想灌輸給更多人,所謂“士人不經商”這種思想才能真正被顛覆掉——憑什麼我讀書人就不能經商辦廠?我這是在為國為民啊!

我經商能夠讓北方的百姓吃到南方的便宜蔗糖,能夠讓南方的百姓騎上北方的寶馬良駒,我難道不是為民造福?

我辦廠能夠讓因災失去土地的民眾能來我廠裡找份事做,可以養家餬口,不會餓死街頭,生產出來的東西又能讓更多人生產生活變得便利,我難道不是為民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