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285章 小侯爺(十七)影響力(上)

  高務觀至今還在任職尚寶司丞,是個吃高拱老本的閒職。他哥高務實多次問過他要不要辭職去京華,他都拒絕了,理由是“維持父親清貴之名”——這裡的父親指高拱。高拱畢竟是一朝難得出一個的文正公,高務觀這麼說也有道理,高務實自然也就不好堅持。

  不過,維持高拱清名只要高務觀自己一直在尚寶司丞上待著也就是了,但三房的實際利益也不能真就不要了,因此三房給高務實提供家丁卻是不遺餘力的,也造就了不少三房出身的將領。

  與大房主要在陸軍中暗自經營不同,高務觀因為血緣上是高務實的嫡親弟弟,但又過繼給了三房,不可能搶六房的“法統”,所以他甚至可以放心大膽地同時往陸海兩軍派人。

  那麼這裡就在陸海軍各舉一位出身三房的將領吧。陸軍方面,有剛才提到過一句的高進;海軍方面,有此前率領北洋艦隊征討呂宋的高振炘。

  剛才說高璉的時候提到過,高思廉臨時出任勃固警備軍代軍長的時候,高進已經是金港警備軍第二師師長[注:警備軍的職級後來因為大明禁衛軍的成立而跟隨著禁衛軍改革過,把軍長改做司令、師改為鎮、師長改為統制等]。

  換句話說,高進之前比高思廉進步得更快一點,直到高思廉在東籲城之戰大放異彩,這才暫時被超越。不過南疆平定之後論功行賞,高進也一樣因功賜名,改名為高璡,同時升職為定南警備軍副軍長兼第三鎮師長。沒多久發生了南掌之變,在黃芷汀解決了黃應雷夫婦問題之後,高璡升調為萬象警備軍軍長。

  當然,相比於高璉後來調升軍令部副參謀長,高璡倒是沒進軍令部序列,而是在輪崗兩次之後被調去了呂宋,負責編練呂宋警備軍,至今仍在此職。

  相比於陸軍方面的代表人物高璡,三房真正的發力點其實在海軍,且更重視的不是規模更大的南洋艦隊,而是主要負責東北亞海域的北洋艦隊。北洋艦隊司令、前南征艦隊司令高振炘就是其中代表。不過他的事蹟比較集中,幾乎都在征伐呂宋那一段,這裡就不過多回顧了,主要說說三房為什麼關注北洋艦隊。

  還記得高務實早年的經歷麼?彼時“實學派”作為一股政治勢力剛剛有個雛形,其核心分為兩個部分:高拱為主、張四維為輔。

  高拱這邊不必多談,張四維這邊卻得稍稍回顧——他代表的是晉黨,自家經營的則是北直隸的長蘆鹽場。晉黨主要做北方的生意,長蘆鹽場更不必說,負責供應的就是北方諸鎮。https:/

  換句話說,整個晉黨的利益根本都在北方。這下子道理就明擺著了,高拱這一系的盟友紮根北方,所以高務觀可不是隻接手了高拱的“清名”,高家三房過去的人脈需要維護,今後的利益需要擴大,這都要求他必須借自己大哥的部分力量維持自己這個三房在北方的影響力。

  但是,他又不想插手京華在北方的陸上力量——何況也不敢,因為這件事比較敏感,最好還是讓大哥自己來比較穩妥。於是他就只好在北洋艦隊著力,畢竟北方的產出也需要往外貿易,要貿易就少不得和北洋艦隊打交道。

  多年後,三房出身的高振炘做到北洋艦隊司令,雖然這時候早已經是高務實的家丁而不是他高務觀的家丁了,但香火情總是在那兒的,何況他高務觀身份特殊呢?由此,三房就能維持其在北方海貿的影響力,又藉此維持其在晉黨乃至陝黨盟友面前的地位。

  世家和寒門的差距在哪?世家子弟能做高官,寒門子弟也能做高官,但同樣是高官,世家出身的高官輕而易舉就能一呼百應,寒門出身的高官卻往往誰也招呼不動——除了自己的門生。

  這就是底蘊的差距。

  高務觀平時不顯山不露水,但出身於此,該做的事還得做,而且做得不錯。

  ——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書友20190102010419420”的月票支持,謝謝!

  ps:如昨晚通知,這章是二合一。

  另,後臺收到訃告,心情沉痛地送別七月新番。感念萬千,無從落筆,惟願他文氣不散,久留讀者手邊心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