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880章 決戰沙城(十九)

    燧發槍最開始是在歐洲出現,換算一下時間,是大明嘉靖二十六年,也就是張居正中進士的那一年。

    燧發的原理很簡單,也沒有什麼爭議,就不多贅述了(如上文的三稜刺刀和匕首式刺刀強弱是有爭議的,所以我多說了些)。

    但知道原理不代表馬上就能做成,高務實提供創意之後,京華火槍廠方面花了幾年的時間來進行試驗,一開始也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如燧石冒出的火星有時候不能點燃黑火藥、到底要不要配備火帽、如何防止雨天作戰時火槍進水使發火裝置失效等等。

    每一種科技發展都不是說成就能成的,很多時候,幾種技術同時達標才能導致質變,因此高務實手頭好多發明都是拿時間慢慢堆出來的。

    就說萬曆一式火槍,很多性能都要照顧好幾個要素:如槍管長度與射擊精度和距離有關,而同時要考慮裝備刺刀之後的白刃戰;火藥裝藥的多少,要考慮槍管強度與點火效率以及防水密閉性,甚至還要考慮便於攜帶和保存,以及攜帶和保存過程中的安全性等等。

    所以這種事,一次研發搞個好幾年甚至十年以上,一點都不奇怪,畢竟實用性、多功能性、人機工程學、生產成本、維護及維修成本、再次利用可能性……全都要考慮到。

    一兩個天才的創意也許可以推動人類社會向前,但這個創意什麼時候體現它的價值,沒有人能夠肯定,然而一個好的體系卻能穩步推動社會前進,並且立刻起效。

    因此,高務實從來不急於一下子搞出一個成本極高的試製品來自欺欺人,他要的是能夠批量列裝的產品。

    尤其是武器裝備這一塊,慢點沒事,反正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前的武器進化速度本來就不算多快,他現在已經擁有了先發優勢,只要把這種研發體系維持下來,不怕將來不出成果。

    萬曆一式現在無論實在火器性能上,還是在白刃戰性能上,都應該是空前的強大,唯一的弱點大概還是價格偏高,但高務實已經盡力了。

    如今,打響萬曆一式名號的第一戰馬上就要爆發,能不能“出道即巔峰”,就要看今天張秉忠和張萬邦父子的表現了。

    張家父子性格不同,張秉忠這個父親是個特別實誠的人,當他看到前方煙塵滾滾的時候,便已經按照規矩開始列陣,同時做起了戰前動員。

    “兒郎們!想必你們都已經在大同領過了京華的賞銀,每人五兩,對不對?!”

    “對!”

    “沒錯!”

    “毫釐不差!”

    張秉忠滿意地點了點頭,繼續大聲道:“但是本將告訴你們,那只是一半的賞銀!此次作戰,只要你們聽候號令行事,如此前的操演一般,那麼戰後無論勝負、生死,每人都還有五兩銀子的賞銀可拿,依然是京華給!”

    全軍轟然,紛紛大喜——京華的賞銀和朝廷不同,朝廷賞銀一來不高,而來因為流程麻煩,總要延後好幾個月起,甚至很多時候還要被剋扣。而且朝廷的賞銀,你得有首級才好拿,沒有首級就很難辦了。

    但京華給賞銀則不同,京華不僅大方,也不拖欠,而且他們的要求並不是首級,僅僅只是“是否聽命”——換句話說,只要聽命行事,京華的賞錢就一定拿得到!

    除此之外,京華的賞銀還有個特點,就是絕對不會吞沒戰死之人的賞格,而且只要確定是戰死,還會發雙賞表示撫卹。

    眾人一聽還有至少五兩,都興奮不已,甚至有人在心裡暗想:要是真的運氣差,戰死在這兒了,那也不虧,至少還有十兩銀子的安家費。

    直接拿錢調動士兵的作戰積極性,張秉忠這個老實人就是這麼直接。

    ----------

    感謝qq閱讀書友“葒、極品”的月票支持,謝謝。最近一段時間白天很忙,晚上碼字眼睛都快睜不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