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1708章 戰後波瀾(三)選擇

    既然能感受到這種強大,朝臣和皇帝各自會如何反應?劉馨覺得自己似乎不太能把握住他們的想法。

    朝臣總體來說現在分為三派,實學派、心學派以及舊理學派,也就是中立派。實學派肯定是繼續支持高務實的,畢竟這是他們利益的代表;心學派肯定是更加反對高務實的,因為高務實作為他們的政敵正變得越來越強大;麻煩在於中立派。

    以往中立派之所以中立,主要是因為實學派和心學派都在嘉靖以後興起,成為掌握朝廷實權的兩大派系,而理學本身卻出現式微跡象(史學界有一種觀點認為這是明末市民化導致的),因此只能先“苟”著,等那兩派鷸蚌相爭,才好看看有沒有機會漁翁得利。

    然而,隨著伐元之戰基本已經取得勝利,這種兩派基本均勢的局面就被高務實打破了。倘若一切依照傳統按部就班,接下來高務實肯定會獲得封賞。這封賞一旦是讓高務實入閣,那麼之前高務實最大的麻煩——資歷不足,難以入閣獲得相位的問題就解決了。

    換句話說,接下來就是高務實帶領實學派壓著心學派打了。唇亡齒寒的道理大家都懂,當實學派徹底壓制了心學派,傳統理學中立派難道就能獨善其身?當然不可能,他們認為高務實肯定會擴大打擊面,連帶著他們一起收拾——歷朝歷代都是這樣嘛,要不怎麼叫黨爭!

    有了這樣的判斷,所以劉馨感到緊張。一個派系強大了,是不是就真的能壓制其他一切“非我”?與此同時,當今天子從來不是蠢人,他又是否能允許實學派一家獨大,徹底失去制衡?

    嘉靖敢讓嚴嵩權傾天下,那是因為他知道嚴嵩的力量根源是他,只要他收權,嚴嵩就不過是無根漂萍,根本翻不起風浪來。

    然而,高務實卻不是嚴嵩,他並不是單純的文官,他還是“天下第一文帥”——這個稱呼在伐元勝利之後將被徹底坐實;他還是大明首富,自身就富可敵國,而且掌握著強大的軍工生產;他還擁有遍佈全國的武裝家丁,尤其聚集在九邊一線,理論上都可以對京師形成武力威脅。

    這樣的局面,可不就是達成了日本武家首領出任徵夷大將軍的前提條件麼?

    徵夷大將軍是什麼?是幕府首領,是實際掌握日本政權的人啊!

    大明皇帝會願意當一個日本天皇一樣的傀儡吉祥物嗎?絕不可能。中國可沒有所謂萬世一系的神學傳統思維,中國曆來都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是“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的力量至上論實踐者!

    高務實有沒有威脅皇權的主觀意識並不重要,因為在中國人看來,只要他力量夠了,無非就只差一場“黃袍加身”的陳橋兵變就能改變一切。

    好好一場大勝,怎麼就搞成這樣了呢?劉馨只覺得頭大如鬥。

    怎麼辦?

    勸高務實放棄之前的想法,乾脆更進一步?還是勸他主動放權,在之前那次放棄了對廠、衛的直接插手之後,再繼續放棄軍權,或者說放棄對軍權的直接影響?

    作為京華的秘書長,劉馨越想越不安,越想越覺得局面棘手,覺得此時的高務實簡直是進退兩難了。

    就在劉馨憂心忡忡時,高陌忽然匆匆來了,臉色異常嚴肅。

    劉馨還沒來得及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一貫沉穩的高陌卻主動開口了:“劉秘書長,方才通政司派人緊急密報:老爺正式上疏,以戰事結束為由,請辭蒙元經略。”

    不等劉馨說話,高陌眉頭深皺,繼續道:“並且,老爺在兩場大捷之後連歸化城都沒去,轉而立刻就近從獨石堡入關,只帶了五百家丁回京……老朽算了算時間,老爺如今可能已經到達延平州了,數日之後即可抵京。”

    劉馨聽得當場愕然,但她心裡很清楚,高務實已經做出了選擇。

    ----------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曹面子”、“cosifantutte”的月票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