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屹 作品

第1665章 發電廠不敗的奧秘



            知事一聽,恍然大悟:“厲害,原來你們還能做潮汐和風能發電。”

唐兆年:“嗯。我們在英吉利、希臘已經做了好幾個這樣的複合發電廠。效果都很好,只要給我足夠的地方,能滿足各個季節,全天候用電。”

知事伸手指著地圖上的大海說:“哦,我明白了,剛才那幾個都離海太遠。”

唐兆年:“嗯,一部分原因是。做潮汐發電,不是離海近就行,還要有水深20至30米的水域和這樣入口窄,內部寬,像個口袋一樣的海灣,可以在入口處修水壩儲存大量海水。”

其實他不想說那麼清楚,畢竟霓虹人自己的技術也很強,還很擅長模仿。

其實潮汐發電的原理跟水力發電類似。

在大壩缺口處安裝水輪發電機組。

漲潮的時候,海水比水壩內側的水面高,然後海水會通過水壩的口湧入,推動發動機水輪轉動,從而發電。

退潮的時候相反,海水由水壩流入大海時,帶動水輪機反方向轉動。

所以漲潮落潮都能使發電機組不斷髮電。

這樣一看就知道選址的要點了。

除了方才那個地形條件,還要看潮差。潮差越大能量越大,發的電越多。

一般潮差要3米以上才有實際利用價值,修那個水壩裝發電機才夠本。

潮差大於5米則最理想。

當然,還要地質條件好,基岩埋藏較淺,沒有地震、斷層、滑坡等地質災害的潛在影響。

附近不能有泥沙含量大的河流匯入,不然泥沙能把發電機給埋了。

現在剛好是潮位比較低的時候,從旁邊海灣的石壁上可以看出漲潮的水位線,潮差遠大於五米了。

知事興奮的點頭:“對對地,西歐的技術果然更發達呢。這麼說起來潮汐發電比太陽能發電要更穩定誒。”

除了大晴天,太陽能發電的效果好,其餘時候都不行。冬天日照時間也會比夏天短很多。

不然就不會有建太陽能發電廠要考慮年平均光照時間這個指標了。

而潮汐則不同,每天都會漲潮落潮,最多潮差有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