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夢 作品

第四十三章 彙集

    把燈芯輕輕撥弄一下,燈火重又明亮起來。

    方孔炤揮揮手,丫鬟作了個萬福退了出去,只留下了那虯髯大漢方仲嘉坐在書桌對面。此人便是方孔炤的弟

    弟,先文後武,考取的是武舉人,現任荻港把總,亂起之後才從荻港趕回桐城。

    方仲嘉待丫鬟關好門後低聲道,“哥,我帶回的幾個家丁都是跟鹽販廝殺過的,再有家中健僕相助,守住鳳

    儀裡不在話下,但若要是打出去攻殺,還需過得幾日,人手到齊方可,如此才能保證不叫那賊首走脫。”

    方孔炤目光轉動,“那隻能請楊知縣他們繼續招撫,多拖得幾日。你我在城中都過於顯眼,你明日讓孫頤和

    江之淮來府上,由他們奔走聯絡人手。”

    “我記住了,可屆時人手集齊亦有數十人之多,在府中難免走漏風聲。”

    方孔炤點頭道,“那便住在密之平日讀書處。”

    方仲嘉把聲音壓低,“大哥,那人已是搭上了話,是大哥你親自去面見,還是小弟去?”

    方孔炤眯著眼睛,看著燈芯上跳動的焰火呆了片刻道,“我還是不便去,你帶孫臨同去,你們兩人一起勸說

    ,務要讓他明白其中利害,此次民變必定已經震動南直,且必將驚動皇上,非是誰能關說請託,必得他立功

    自贖才是唯一生路,務必要說明白。”

    “明白了,若是他願為內應,平亂便成了一半。” 方仲嘉停頓一下沉聲道,“有人告知小弟,說阮大鋮動身

    去了安慶,應是要接濟王公弼開拔銀。”

    方孔炤擺手道,“勿要阻攔,他滿心的功利,想著藉此次民亂得個襄助之功,甚或得個知兵的美譽,好再入

    皇上的青睞,有些痴心妄想罷了。”

    “可萬一池州兵過江,驚走了賊人…”

    “不需擔憂,已與楊知縣議定,桐城士紳一致堅拒請兵,楊知縣和皮知府發給王公弼的申詳之上,明言亂民

    已就撫,王公弼就算過江也不敢擅入桐城,否則有任何變故,皆是亂民受他之激而復叛,他不敢攬禍上身的

    。你只管用心準備人手平亂便可。”

    ……

    安慶府北門甕城門外,安池兵備道王公弼眯著眼睛,觀察不遠處的行軍隊列。

    城外經過的士兵正是池州兵,隊伍剛從池州過江到達安慶,安慶留守的同知如臨大敵,把所有城門都關閉了

    ,直把池州兵當做了亂賊。

    王公弼雖然是兵備道,但也奈何不了那同知,只得讓池州兵繞過城池在北門外紮營,繞城的這麼半圈,池州

    兵便把安慶城外的門攤騷擾得雞飛狗跳。

    軍中還有半數士兵穿的是破破爛爛的百姓衣衫,手中隨便拿了一把腰刀長槍,有提著的有扛著的,還有的高

    高豎起,遠遠看去隊列混亂猶如烏合之眾。

    王公弼知道那些都是抓來充數的乞丐和流民,轉頭對身邊一名武官問道,“潘遊擊,你派往桐城的諜探有否

    回報?”

    “回大人,我派出的諜探回來說,黃文鼎一夥亂民口稱受撫,卻仍結寨於南門五印寺,且在城廂打製兵器盔

    甲,根本不是桐城知縣所說就撫的樣子。”

    王公弼冷冷笑道,“就撫而亂形猶在,楊芳蚤皮應舉用‘就撫’阻攔本官,萬一日後亂局復起,朝廷照樣要問罪

    我等,本官豈容他們敷衍。”

    “大人明鑑,桐城牧守說已經就撫,只是讓大人投鼠忌器。若是大人堅持進軍,萬一亂人鬧事,則日後桐城

    士紳交章彈劾,必稱一切後果皆因大人擅入而起,若是大人不進軍,萬一小亂變大亂,又有御史要彈劾大人

    觀望養寇。”

    王公弼冷冷笑道,“應天巡撫張都堂已駐節句容,每日詢問桐城平亂進展,桐城官紳又拒絕兵馬入桐,皮應

    舉和楊芳蚤已將本官陷入前後為難之境地。”

    潘遊擊皺著眉頭低聲道,“屬下的諜探還說,桐城亂民穿城行香,售賣代皇免火旗所獲不下銀七萬兩,還有

    搶掠數家大戶所得…屬下想著或許能貼補營中欠餉。”

    潘遊擊說完又偷看去看王公弼,只見王公弼眼神微微閃動,過了片刻他淡淡道,“本官不會如他們的意,本

    官既要入桐城,又不入桐城,讓他們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