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佐吏 作品

第0332章 朕這記性啊······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劉盈從少府撥出二百萬石軍糧,給北牆一線的邊防戰士加餐,聽上去是挺多,但實際上,也就是讓那些英雄從半飽,勉強到七分飽的樣子;

    又或者,是在兩頓半飽的早晚飯之外,加一頓半飽都不到,只能算四成飽的午餐或宵夜。

    從這,就能看出如今的少府,雖然看上去還遊刃有餘,但實際上,也已經是瀕臨極限了。

    道理很簡單:今年,少府光是憑‘代民儲糧’一項,收入就有糧米六百萬石;

    而邊牆衛戍部隊的軍糧缺口,是在五百萬石以上。

    那麼,少府為什麼只撥出二百萬石,讓半飽的邊防戰士吃個七成飽,而不是撥糧五百甚至六百萬石,直接讓邊防部隊頓頓吃飽?

    答案是:二百萬石,已經是少府的‘軟極限’了。

    軟極限,用後世人的話來說,就是‘閒錢’。

    換而言之,少府手裡的‘餘糧’,只有這二百萬石,其餘的四百萬石,都有了各自的去處;

    如眼下,徵召民夫無償開鑿酇渠,所需要發放的口糧、明年開建長安城,以及上林苑時的需求等。

    而之所以說,這二百萬石糧食是少府的‘軟極限’,則是因為必要的情況下,少府剩下的四百萬石糧食,也是能拿出來的。

    只不過,這四百萬石要是拿出來,那就得繼續推遲長安城、上林苑的建造,就連眼下的酇渠,都得摳摳搜搜之餘,再找國庫勻點兒。

    等這四百萬石也沒了,就是到了少府的‘硬極限’,再逼,少府就要傷筋動骨。

    結合這個現實狀況,劉盈並不指望少府,能在壟斷糧食市場僅僅兩三年之後的今天,就有能力預留下一場中規模戰役所需的軍費。

    倒也不是沒必要,而是不現實。

    ——按二十萬參戰部隊計算,少府如今已經備做修建酇渠、長安城、上林苑的四百萬單糧食,也才夠打四個半月!

    如果真要在朝鮮打一仗,那關中大軍從長安出發,抵達燕薊,再東渡鴨綠江,恐怕就得要一兩個月功夫。

    所以,與其讓少府拼進吃奶的勁兒,卻只預留下二十萬大軍出去轉一圈兒的‘路費’,倒還不如好好搞搞建設,把手裡堆積的項目給忙完。

    至於軍費麼······

    “楊監令,可已迴轉長安?”

    想到‘軍費’,劉盈便不由自主的想到前年,被自己派去吳國開墾鹽田的少府監,墨家最後的火種:楊離。

    劉盈依稀記得:在決定設立‘鹽鐵都尉’之後,劉盈似乎跟陽城延提了一嘴,讓陽城延把楊離召回長安。

    劉盈‘貴人多忘事’,提了一嘴‘把楊離叫回來’,就把這事兒給忘了,陽城延對此卻似乎很是傷心。

    “稟陛下。”

    “去歲秋九月下旬,楊監令,便已至長安;只彼時,諸韓使者入朝,又歲首朝議在即,臣恐陛下政務繁忙,便未曾稟明。”

    “歲首元朔朝議,楊監令亦隨臣與會······”

    聽聞陽城延此言,劉盈頓時老臉一紅,神情滿是僵硬的乾咳了兩聲。

    ——合著大朝儀,楊離就站在長信殿,而且還是陽城延邊兒上,結果劉盈愣是沒注意······

    “咳。”

    “咳咳······”

    又是幾聲乾咳響起,陽城延也終於反應過來,便趕忙轉移話題道:“陛下可要臣即調楊監令至此,以供陛下策問?”

    卻見劉盈聞言,只略帶疲憊的緩緩一搖頭。

    “不必。”

    “此出長安,不過朕欲一觀酇渠;”

    “今即見,不日便當迴轉。”

    語調略帶疲憊的丟下這句話,劉盈又左右看了看,便徑直朝著不遠處的輦車走去。

    而在劉盈身後,回味著劉盈方才的話語,陽城延的面容之上,卻逐漸帶上了些許焦慮之色。

    “楊丞令離京不過數歲······”

    “莫非,便已為陛下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