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佐吏 作品

第0326章 舉國喪三日,以祭太師!

    ——過去幾年,太后呂雉、天子劉盈母子整天掛在嘴邊的‘蕭何是家臣’,不是說著玩兒的!

    “如此一來······”

    暗自思慮著,眾人不由自主的側過頭,在身邊的人群中,尋找起那道並不算熟悉的生影來。

    而在御階之上,見朝臣百官就這麼毫不避諱的左顧右盼著,尋找起蕭何政治遺產的繼承人:酇侯世子蕭祿,劉盈心中,卻不由更湧上一抹苦澀。

    “酇侯啊······”

    “酇侯·········”

    “怎麼就沒能多活幾年?”

    “怎麼朕,就沒有第二個酇侯呢?”

    回想起昨夜,蕭何臨終前死死盯著自己,道出那句‘我死之後,蕭氏永不涉足長安’,劉盈對蕭何,更是湧起了一陣無盡的崇敬。

    福及子孫,蔭庇後世,可謂是華夏民族最常見的本能;

    而在這種本能下,為了國家和民族,不惜放棄‘福及子孫後代’的特權,就顯得無比難能可貴了。

    誠然,作為天子的劉盈,也不可能真的像蕭何臨終前囑託的那樣,把所有姓蕭的都趕出長安,趕去遠在關東的封國;

    但最起碼在以後,朝中公卿要職出缺之時,劉盈不需要再絞盡腦汁,去考慮怎麼否決一個一無是處,履歷上卻寫著‘故太師兼丞相酇文終侯蕭何長子,當世酇侯’的備用人選。

    當然,如果未來有朝一日,酇侯一脈又出了可堪大任的俊傑,劉盈自也不吝九卿,乃至三公之位,以任賢舉能。

    但前世的記憶,卻在此刻反覆提醒著劉盈:蕭何死後,酇侯家族三代之內,都沒有再出可堪重用的子孫後代。

    在原本的歷史上,直到百餘年之後,蕭何七世孫蕭望之於平帝一朝出任光祿勳,才終於讓久違漢室政治中心的酇侯家族,再一次回到了長安朝堂公卿之列······

    “太師薨故,朕舉國喪三日,又世子舉孝喪七日,諸公當於此數日共議,論定太師往生之功過,以蓋棺而定論。”

    “待太師喪事罷,奉常有司當鑄太師之神主牌。”

    “——太師勞苦終生,功勳卓著,為吾漢祚鞠躬盡瘁,當配享高廟······”

    隨著劉盈再次甩出一個重磅炸彈,朝臣百官卻是神情麻木的拱手領命,似乎並不因劉盈此言而感到詫異。

    ——比起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三大特權,以及‘劉氏家臣’的身份、薨而舉國喪的榮耀,配享太廟,似乎是這一系列榮譽中,最稀鬆尋常的一個了······

    至此,蕭何的身後之事,便算是得到了妥善的安排。

    緊隨其後的,就是一個必然會出現的話題了。

    “陛下。”

    在短暫的沉默之後,就見內史王陵站出身,對劉盈稍一拱手。

    而在王陵站出身的那一刻,長信殿內的每一個人,包括天子劉盈、太后呂雉,都已經預料到接下來會發生的一切了。

    “臣嘗聞:國不可一日無君,家不可一日無主。”

    “今太師薨,陛下之哀,臣自不敢言太師之非;”

    “然太師尚在之時,曾兼丞相之職,今太師薨,而相府群龍無首,諸般政令不能暢行······”

    神情莊嚴的道出這番不出乎任何人意料之外的話,便見王陵鄭重其事的整了整冠帶,而後便對御階上的劉盈、呂雉鄭重一拜。

    “故內史安國侯臣陵,昧死百拜,以諫太后、陛下:於朝公老臣之中,擇以上佳之選,以繼丞相之職,主相府諸事,而使天下得安······”

    言罷,王陵便緩緩彎下腰,將額頭輕輕貼在了木地板之上。

    對於王陵的‘提議’,劉盈自也是不置可否。

    至於王陵口中的‘選個合適的人做丞相’,劉盈則是一個字都沒聽進去。

    ——這,還有得選?

    “安國侯所言甚是。”

    暗中腹誹著,道出這麼一句場面話,就見劉盈側過身,於母親呂雉稍一對兒,而後再度正過身,望向殿內百官朝臣。

    “太師薨,朕心甚哀,然正如內史所言:國不可一日無君,家不可一日無主,朝堂,亦不可一日無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