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七百二十四章 比老子還不要臉

要不然民眾吃都吃不飽,談何發展啊。

而其他方面,還得向大山裡找吃的!

河源山多啊,其中不少地方的環境氣候都比較適合種植茶葉的,王圖就想著把茶葉種植搞起來,再搞個配套的茶葉加工,打造茶葉一條龍的產業鏈。

同時當地也有不少地方適合種植一些水果,可以依託水果搞一些水果罐頭

再加上之前在和平那邊搞起來的腐竹加工業等原有的經濟農作物種植以及加工產業,最終打造一個綜合的經濟農作物種植以及加工產業鏈。

他的目標,就是把河源州這個人們眼裡,要啥沒啥的窮鄉僻壤發展成為加農農產品輸出州。

通過農產品種植以及加工,即能提高當地農民們的收入,也能夠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還能夠讓官府獲得寶貴的稅收收入用來改善基礎設施。

比如東江航道的疏通工作,王圖已經是盯著很久了,之前擔任和平知縣的時候,因為和平當地的不少加工農產品等外運到珠三角銷售,都是需要依靠東江以及其支流的航運。

但是因為通航能力實在太差,嚴格限制了當地的產品外運。

如今這種問題擴大到整個河源州後,也就顯得更為嚴重和突出了。

雖然粵贛鐵路之中的廣州到河源段的鐵路已經開通,今年年底鐵路線還能夠繼續往北開通到龍川。

但是鐵路運輸貴啊!

除非沒有選擇,否則的話對於時限沒有太大要求的大宗貨物,一般都是選擇船運的,因為走鐵路運輸的成本會更高。

對於普通商品而言,成本稍微漲那麼一點,那麼影響都很大的。

此外雖然鐵路已經開通了,並且往後鐵路還會繼續向北延伸一直到贛州,最終和江西境內的粵贛鐵路江西段相連。

但並不是所有地方都有火車站的!

鐵路沿線上的火車站間隔往往幾十公里甚至更遠,這意味著就算是想要通過鐵路運輸,也需要把貨物從產地裡拉到火車站。

這種看似短途的陸運距離其實也很麻煩,想要讓這些道路通暢,就需要投資大量資金對道路進行擴寬,維護。

而河源各地的陸地道路情況可不容樂觀,哪怕是官道也不咋地。

疏通東江以及其幾條支流的航運條件,尤其是把那幾處淺水灘進行治理;同時對境內的一些主要官道進行改善維護;這是王圖對基礎建設定下的基調。

可是這都需要錢!

上頭雖然也會有財政支持……但是你不能指望上頭全部出錢搞的,大楚帝國就沒這種先例。

地方要搞什麼基礎建設,需要上級財政支持的時候,首先你自己得先拿出來一部分,然後上頭才會斟酌著給你補貼一部分。

別想著自己一毛錢不出,光拿上頭的錢去搞。

但是如今的河源州窮的叮噹響,州財政連各級公職人員的薪水都發不出去,半個月前王圖剛跑了一趟廣州,幹啥去?

找程永峰要錢……然後帶著錢回來把已經拖欠了許久的欠薪給發了一部分!

是的,只發了一部分,到現在為止,州財政還拖欠著各級公職人員總計三十六萬多楚元的薪水呢。

仔細一問,拖欠薪水這事從大楚帝國剛來到這破地方建立衙門的時候就開始了,慣例就是發放一部分,剩下一部分打欠條……等找上頭要來了補貼後再補發。

這還是年份好的時候。

資金實在緊張的時候,這些欠條往往會被拖欠好多年……要麼就是用一些當地特產廉價貨物充當薪資……

對於這些一看就知道是垃圾貨色,還折價特別高的玩意,很多人自然有意見,但是吧這東西你要就要,不要拉倒,反正財政就是沒錢!

如此常年累月下來,累計拖欠的薪水總額已經達到了三十六萬楚元之巨。

三十六萬楚元,對於一些大城市而言不算什麼,哪怕是對於一些企業而言也不算什麼,人家航運公司訂購一艘兩千噸左右的蒸汽機帆海船都得三十幾萬楚元。

但是對於窮的叮噹響的河源州財政而言,那可就是一筆鉅款了。

最要命的是,這不僅僅是河源州財政拖欠的唯一一筆款子,實際上還欠了其他諸多債務。

前任河源知州搞了不少基礎建設,當地民眾都覺得這是個好官,上級也很欣賞他,這都調回巡撫衙門那邊當了個副廳長了。

但是前任幹了不少事,但是錢卻是沒給多少!

搞基礎建設嘛,很正常,地方官員為了政績也好,為了自己的理想也好,大多都會想著搞漂亮一些,王圖前任就搞了個所謂的新行政中心的名頭,把知州衙門修的漂漂亮亮的,還在江邊搞了個所謂的步行街,漂亮的很,以豐富民眾的日常生活,還把幾條官道給修了,把幾條河流的防洪堤壩也修了。

還在燈塔盆地那邊把灌既防洪的體系搞了一遍。

做了不少事,也讓民眾得到了不少的好處。

但問題是,這些工程他基本都沒給尾款。

基本只給個首款就讓承包商墊資施工,等人家施工完畢去要尾款的時候,就找各種理由拖欠,當然了,實際上也是真沒錢……人家玩的就是空手套白狼的事,就沒打算過給尾款。

這也算是讓一些搞市政工程,往來都是高官貴人的企業負責人們見識了什麼叫做地方官員的無恥……以往他們憑藉著一些人脈關係賄賂什麼的,承辦一些官府的各種工程都是大賺特賺的。

但是到了河源州這邊到好……工程隨便接,給的價錢似乎也很足,但是隻是給一個首款,剩下的尾款死活要不到。

最後一算,尼瑪別說賺錢了,連本錢都虧完了!

找親友官員們施壓,前任知州感受到壓力後倒是客客氣氣的說:不是不願意給,是真的沒錢……要不你把這知州衙門的大樓拿去抵債?

總之不管你怎麼說,來來回回去都是沒錢……你要是真逼急了,打算找他們要知州衙門大樓抵債,人家立馬跟你翻臉,叫嚷著:有本事你去起訴去,隔壁就是州法院!

對了,河源州法院的那棟水泥建築大樓都啟用三年了,但是修樓的款子只給了兩成,剩下還沒給呢……承包商都已經被拖破產了。

當他了解到這些情況的時候,王圖是氣急敗壞……

尼瑪,比老子還不要臉!

而且前任已經這麼幹過了,他怎麼辦?他本來也打算這麼幹的!

所以這就很糾結了……他之前也嘗試過發佈了一段道路的修繕工作的招商,可惜的是,沒一個承包商上門。

前任知州,把河源州官府的名聲已經敗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