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七百二十四章 比老子還不要臉

三大蒸汽機公司之間的激烈競爭,讓大楚帝國的高壓蒸汽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而蒸汽機的迅速發展又反饋到了火車以及輪船行業上來。

火車頭的馬力越來越大,能夠拉動的貨物越來越多,速度越來越快。

而船隻也能夠造的越來越大,並越來越快。

如今長江航道上,已經有不少上千噸的蒸汽輪船在運營了,其中當屬柳河航運公司的順江號,在一大票航運公司的船隻上普遍採用公司名加數字編號為艦名不一樣,這艘內河輪船能夠被賦予單獨的艦名,就意味著這船不一樣。

其排水量達到了一千二百多噸,採用蒸汽機以及風帆混合動力,蒸汽機動力由明輪驅動,純蒸汽機動力下最大航速達到了七節,屬於客貨兩用的大型內河船隻,定期往來漢天-松江航線。

滿載時,其最大載客數可以達到一千人。

如此優越的性能也讓這艘船隻的造價達到了十八萬楚元,這可是金本位下的楚元,可不是十八萬兩……真要按照十幾年前的白銀計價的話,按照現在的金銀比例,那麼就是接近三十萬兩了。

如此大的投入,也是讓這艘客輪成為了柳河航運公司正在運營的最大一艘江輪,也是目前大楚帝國裡各大航運公司的第一大民用江輪。

嗯,那些軍用船隻不算……近衛軍下屬的艦隊去年才服役了一艘排水量兩千多噸的近海淺水戰列艦……比順江號大多了,嗯,你沒聽錯,近衛軍也是有艦隊的,而且還是正兒八經的戰鬥艦隊,配屬有一大堆戰艦的那種,不是陸軍那種所謂的運輸艦隊。

不僅僅是海軍,近衛軍連空軍都有呢,大楚帝國唯一的一支熱氣球飛行隊,就嫡屬於近衛軍。

順江號也好,其他航運公司也好,他們打造的那些數百噸乃至上千噸的中大型江輪,基本都只能航行在長江中下游或者是其他的通航條件不錯的河道上。

而在東江就不行了!

東江的下游航道通航能力不錯,幾百噸的船隻可以跑,但是惠州府城歸善往北的東江河段通航能力就急劇下降了。

從這裡一直河源州的龍川縣,存在著大大小小多個淺水河灘,哪怕是當地官府對這些淺水河灘進行過治理,不過規模小,成效也並不大……

畢竟東江中上游的河源州並不是什麼經濟發達的地方,投入巨資疏通航道的話,有點得不償失。

再加上幾十噸的小船也不是不能走,這些小船再加上駁船的話,其實也能初步滿足當地的運輸需求。

至於一百多噸的船隻,也就只有在現在這種夏季的豐水期才能夠看見了,等到冬天枯水期的時候,珠江二十七號江輪這種船隻,想要通過其中的幾處淺水灘就會非常麻煩……必要時候甚至還需要人工挖沙,疏通河道才能前進。

宋阿林乘坐著珠江二十七號江輪一路往北走,一路上也是順風順水,沒有遇上什麼水情,更加沒有遇上什麼水匪之類的。

非要說有點什麼事,那就是船上有幾個乘客顯然不適應這種長途小船的顛簸,以至於吐了一路。

而宋阿林自然不是暈船的那個,他本身從小就在江邊長大,這些年做生意天南地北的闖蕩,基本也都是坐船的,從小就不知道暈船為何物……

順利抵達河源州城後,宋阿林看著這個三面臨水的小城市,一時間有種穿越了時空的錯覺……彷彿回到了二十多年前。

整個城市小不說,而且基本都是老舊建築,

河源州州治,也就是以前的河源縣縣城,在設州之後,這縣城也就變成了州治。

整個城市規模很小,三面環水,只有南邊的才是陸地,這種地形在軍事上倒是很不錯,屬於典型的易守難攻之地。

但是對於工商業發展而言,侷限性就比較大了,這周邊適合發展的平原地帶本來就比較小,而且還被兩條河流的交叉口分割為三片地方!

這種情況下,只能是發展其中一片地方,至於另外兩片地方只能暫時放棄!

至於圍繞著交叉河口同時發展,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幹……想要跨河同時發展,首先你得解決兩岸交通問題。

想要在這年頭修建橫跨數百米江面的大橋不是那麼容易的,更別說還需要讓河流保持通航能力,需要保持一定的橋淨高,技術難度很大的,投資更是個龐大數字。

目前別說河源州這種破地方了,就算是強如松江府,面對如何在黃浦江上建設橋樑,而且還不影響到黃浦江上的航運也是一頭莫展,橋都沒有談何發展黃浦江東岸地區啊。

同時大楚帝國首都金陵城,這只是一個泛稱,其城區包括了三部分,即江南西郊的江寧縣城、江南東郊的上元縣城、還涵括了長江北岸的江浦縣縣城區域。

簡單來說,三個縣的縣城組成了應天府的府治,同時也是大楚帝國的首都金陵城。

但是金陵城的核心區域一直都是在長江南岸的江寧以及上元區域,至於江北的江浦區域則是發展的非常有限,甚至連工廠都沒有多少……

限制其發展的主要原因,還是兩岸交通往來非常麻煩,只能依靠渡船!

而採用渡船的話運輸量小,成本高。

所以對於城區發展而言,其實河流是有利有弊的,河流帶來了更便捷的對外交通,但是也會侷限當地城區的對外擴張的發展。

在宋阿林看來,河源州城這地方就不太適合發展什麼工業,交通不便利,周邊也沒啥資源……就連地方也只有周邊一小片狹長的河谷平坦的地方,兩邊都是大山……

在這種地方,註定了一些傳統的工業行業就搞不起來,反倒是依託當地一些特產,經濟農作物之類高一些簡單的加工業有些搞頭。

顯然,這不僅僅是宋阿林看到了這些,身為知州的王圖更加清楚自己治下的河源州看似地方大,但實際上要啥沒啥,連人口都沒有多少,搞勞動密集廉價產業都競爭不過那些人口密集的地方。

不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王圖之前詳細走訪了河源州諸地,發現整個河源州里也不是沒有任何的可取之處。

比如沿著新豐江一路西進,然後沿著忠信水北上的話,就會來到一大片盆地,也就是燈塔盆地。

這片地方在粵北山區裡屬於非常難得的平坦地區,可以推動大規模的糧食種植,這件事之前也已經在做了,而後續幾年裡王圖也會把農業發展的重心放在這個燈塔盆地的開發上。

糧食永遠是地方發展的最重要的要務,不管是自己種植糧食也好,還是通過發展工商業經濟,從其他地方採購糧食也好,當地的糧食供應必須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