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兒 作品

天地情懷(84)一更(天地情懷(84)這一養傷...)

    因此,他得未雨綢繆,西南的事不能由著他們去辦了。他們一個個的——太蠢了!

    於是,四爺來了,找林克用,說西南的事。

    “自始皇帝一統六國始,中原王朝的敵人只從兩個方向來,一個是北邊,一個是西邊。而今,京城所處位置,可以阻擋敵人自東北而來,西北又暫時安穩,但是,西、北兩個方向,在而今,在以後,依舊是朝廷最主要的大敵!太平是短暫的,來回的摩擦融合,才是以後的常態,可對?”

    林克用落下一子,緩緩的點頭。這話當然沒錯,自古以來就是如此的!中原王朝一直是向陸地擴張的,太|祖曾經也說過這樣的話。

    地域擴張,朝西是最好的方向。北邊遊牧民族彼此為敵,彼此兼容,你弱我強,我強你弱,發展到現在遼國通用漢字,只要維持這種文化影響力,遲早會成為一體的。再朝北走太酷寒,不適合人生活。所以,北邊遊牧民族沒有第二種選擇。

    而西邊卻不同,西邊可以朝更西的方向兼容。這一片地方若是失去了,中原王朝危矣!西域是商路的咽喉,但這遠遠不是全部。從地緣上來看,如果失去西域,勢必會影響河西走廊,如果失去了河西走廊,那麼便會危及關中。長安就在關中腹地,若是連這裡都影響了,這還不算是影響中原政權嗎?

    所以,西域是一定要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的。

    只要統治者不昏聵,就知道這個地方的要緊之處。

    但是,陸地這個方向要緊,不是說海上要塞不重要。

    四爺就點頭,“是這個話!但自來,可曾聽聞南邊的政權危及中原政權的?”只有明朝的時候鬧倭寇,但那是騷擾,遠稱不上威脅。

    自秦始皇滅百越起,就是如此。

    這不是說就得忽視南邊,不管是西南還是東南,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說,南邊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不能成事,這必然是有原因的。

    “西南多山,山川連綿,道路難通;西南多江,大江阻隔,與外不通;西南多民族,語言風俗、各不同。因此,百姓世居於祖地,不會遠離,也沒能力遠離。因著民族語言不通,他們各自所建立的王朝,就大不了,也不能形成大的聯盟。”

    林克用點頭,人得先征服自然,才能朝外擴張。可現實是,西南的自然征服起來,尚且有困難,他們無力朝外擴張。

    四爺就又說,“秦朝時,征服百越,西南設置了三個郡,分別為象郡、桂林、南海。到了漢朝的時候,有了像是夜郎國,滇國,當時在大漢朝,這些所謂的國被稱為西南夷,他們都隸屬於大漢。到了唐朝,先是彝人,後在最南邊有了南詔國。有了南詔國又如何呢?唐玄宗支持南詔首領統一了六詔,而這位首領皮邏閣被封為雲南王。”

    林克用心說,六詔統一之後,勢必內部矛盾重重,雲南王就永遠也脫離不了朝廷,一旦少了支持,他的統治就會四分五裂。

    他皺眉,其實也有幾分不解,“按照你的說法,豈不是太|祖當年安排南翼公鎮守交趾還錯了?”

    錯自然不能是錯的!只能是臨時之策,“大陳初立,內部矛盾重重。彼時若是不鎮守,那對方自然就自立了,等咱們回頭再想治理的時候,其勢已成,想要再拿回來,那一定比鎮守付出的代價要大的多。”

    嗯!有理!“你的意思是,現在撤了也無礙?”

    這件事怎麼說呢?四爺就說,“對人家而言,咱們是什麼?是外人!只要外人在一日,人家就會團結一日。反之,當沒有外人的時候,內部的矛盾才會凸顯。那麼,現在就有兩條路,一條是保持現狀,把自己放在別人的爭鬥裡,給別人做靶子;一條是站的高一些,給別人做裁判。”

    可你這裁判又怎麼做呢?手裡沒點東西吊著,他們焉能聽你的?

    四爺心裡一讚,對嘛!事就得這麼去想。你得想著,用什麼東西能轄制它。這麼去琢磨,就順多了!不能單靠誰去辦什麼事,這是犯蠢!只要掐住了七寸,誰去辦有差別,但差別也沒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