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兒 作品

第803章 盛唐風華(55)二合一

    要是誰犯錯便處罰誰,事就簡單了。

    如今是犯錯的一方不懲戒不足以正軍法,可處罰了便會失衡。

    林雨桐就問,"那如今怎麼辦?”

    “請吧。”四爺就道,“請阿史那道真,請郭待封,這個冬天常請他們來,給他們足夠的恩寵。叫他們覺得這件事過去!隨著僧侶的陸續離開,事就這麼過去了。”

    成!不就是請客嗎?

    於是,這個冬天,四爺和桐桐格外的忙。各個部族來的人咱都招待,每次來了客人,都請大都護府的陶大有、蘇政海,以及阿史那道真,郭待封前來作陪。當然了,龜茲城的白忠也總在邀請之列。

    他們或是翻譯,或是幫著待客。四爺不提其他,只說兩地的棉布貿易。這個織機該怎麼弄,有多少人現在會用織布機。這棉布的印染跟絲織品有哪些不同。

    這就屬於利益相關的,這些部落首領呢,也以為公主和駙馬意在棉布,這就是目的,誰都沒多想。

    再加上四爺又處處尊著阿史那道真,結果到了臘月初八,佛節的時候,四爺和桐桐等來了阿史那步真。這傢伙大概聽到自己對阿史那道真的恩寵了,親自過來了。

    這人來,四爺就表現的不是很熱情,林雨桐只見了一面再不露面。一看這樣,這人心裡第一個想法就是:阿史那道真背後進讒言。

    見四爺態度還算好,他趕緊道:“臣求見公主殿下,有密事要奏報。”

    “哦?”四爺就笑,“這一個個的,他有密事要奏,你也有密事要奏,你們怎麼這麼多秘密呀!朝廷容他犯了一次錯,也容你犯了一次錯,取的不過是你們的忠心罷了。這怎麼還沒完呢?你們揹著朝廷,私下的事不少呀。”

    臣萬死!臣確實是有密事要報。

    四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說秋實,“還是請殿下來吧!”

    然後躲在後面一直聽的桐桐等了一盞茶的工夫才過來,“都護又有什麼事呀?”

    “殿下,臣要密報阿史那道真為一己之私,出賣軍機,致使朝廷五萬將士殞命,致使十萬人的糧草盡數被被人奪去!他阿史那彌射這一支,一直便心存不軌。”

    這是不趕盡殺絕不算完呀!

    林雨桐皺眉,“怎麼會呢?戰場失了,戰場贏。不能因為戰場上失利,就罪其將領。朝廷不會對臣下這般嚴苛的。聖人和太子都對阿史那道真將軍信任有加!裴行儉裴相數次舉薦之人,總不會是個連忠心都沒有的人吧。”

    臣所言句句屬實,“臣也有證人,他的近侍便是人證。”

    “他的近侍何在?”整日裡被阿史那帶在身邊的便是。

    林雨桐就看秋實,“去告訴蘇政海將軍,叫他帶人,先緝拿了這個近侍再說。”

    秋實眼珠子一轉就明白了,去對面的大都護所這個那個一說,蘇政海一聽,也不著急去。真就等阿史那道真知道詳情了,才帶著人慢悠悠的過去,“您別慌,殿下沒信。只是那位都護點了,咱先把證人帶過去。”

    阿史那道真心知此次是在劫難逃了,他看了兒子一眼,叫他先回焉耆去。便是栽了,也知道栽在什麼地方了。這才跟著蘇政海往公主府去。

    可林雨桐這個時候卻安排阿史那步真,“你帶著你的人,快去焉耆,防著消息漏過去焉耆有人作亂。”

    是!

    阿史那步真往出走的時候,跟阿史那道真走了個面對面。兩人都露出幾分冷笑來。

    林雨桐沒說阿史那步真去做什麼了,只跟阿史那道真說話,“他的話我也不能完全信,得聽聽你怎麼說。你們之間素有恩怨,我是心知肚明的!也是這段時間,因著織布機的事,叫你來的頻繁了些,沒有把這一碗水端平。你看看,這告狀的就來了。這樣的事,在朝堂上每天都有,不稀奇了。你呢,也不要有心理上的負擔,你的近侍,我叫人帶去大都護府了。我能偏著你,能護著你,朝廷也儘量想著寬待你。但是朝廷也有法度,有程序要走的!先叫他們審嘛,不是他說什麼是什麼。你把心態放穩,我叫人在大都護所給你收拾一間屋子。這事容我幾天功夫,你看成嗎?”

    成啊!阿史那道真當真感激不盡,告退出去了。只有僕從相送,並沒有派人押送。

    可郭待封是吃素的?他咬死了阿史那道真是叛臣,是他出賣了消息,這才害的他被圍剿。

    是啊!只要阿史那道真有罪了,他才能脫罪。

    所以,事情就咬住了,誰都不肯退讓。那個所謂的證人,郭待封說他的證詞可以取信,但是阿史那隻說一個賣了主子的人,他的話不足為憑。

    但是誰都看的出來,郭待封是要把阿史那道真往死的弄的。這一旦真的定了謀逆之罪,那焉耆的那一支阿史那族人,可都是有罪的!

    於是,得了消息的焉耆族人,叛了!

    阿史那步真才帶了幾個人去?那邊真要反抗了,他能怎麼著?

    於是,他被這一支族人給殺了。而後,蘇政海不得不帶人平叛!

    因為事起的太匆忙,沒有絲毫準備,能贏嗎?嚴令繳械便不殺人,可這一支骨子裡便不是肯妥協的人。於是,這一場平叛,焉耆這一支,幾乎是只剩下婦孺了。

    沒有實證證明阿史那道真是叛臣,也沒有實證證明他不是叛臣。但四爺還是下令,把人給放了。

    這次,四爺再沒跟他客氣,“一點風浪,就叛了?為什麼呢?因為從不曾臣服。你很清楚這一點,你也在與朝廷周旋,盼著有一天部族強大,好復國的!族中的子弟就是被你這麼教養的。只要給一點點苗頭,他們就冒頭,不計代價。這是誰之過?你是否有罪,你很清楚。五萬大軍葬身,你不愧疚。可焉耆城裡,那數千青壯族人……你不愧疚嗎?”愧疚!愧疚!

    愧疚的結果就是,他沒有顏面再面對族人了!族人的一雙雙眼睛就那麼看著他,那是一雙雙無可依靠的婦人的眼睛,是一雙雙孩童的眼睛。他怎麼說呢?

    他說,族人不是死於朝廷之手,是死於同族的陷害和攻訐。以後,依靠著朝廷,才能保證部族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