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若海 作品

第218章 五千兵卒守方城 田楷明志斬使臣

 公孫瓚聽到田楷還在喋喋不休,竟要求自己增兵,便怒目而視。 

 但公孫瓚轉念一想,又是皺眉沉思,最後將到了嘴邊的酒杯放了下來。 

 以公孫瓚多年統軍的經驗,自然明白田楷所說是事實,也知道方城的重要性。 

 方城是易京的門戶,雖然公孫瓚給單經派了上萬人,但要防守涿郡全境,萬人本就不夠,方城的守軍也不會太多。 

 方城若失守,劉和便可以方城為大本營,進攻易城了。 

 公孫瓚皺著眉頭,直勾勾的看著田楷: 

 “以汝之見,方城該當如何守衛?” 

 見公孫瓚詢問自己的意見,田楷心中一喜,趕忙拱手道: 

 “主公,今年乃大災之年,劉和軍糧必不會太多。我軍可派一將領,攜五千兵卒協助守衛方城,派白馬義從在外遊弋牽制,再派三千重甲騎兵隱匿在方城周圍駐紮。等劉和到達易城後,白馬義從扼殺其斥候,劉和便無法得知戰場的情形。 

 若劉和不敢行動,則途耗軍糧,待到劉和軍糧耗盡,自會敗退。若劉和強行攻城,三千重甲鐵騎又可伺機衝陣。 

 劉和軍無防備之下,定會被重甲騎兵所敗。到時候城內守軍趁機殺出,便可將劉和殺的寸甲不留。如此一來,方城才能穩固,易京城才能安穩。” 

 公孫瓚閉著眼冥思良久,手中酒杯不停地轉動。 

 公孫瓚也知道,田楷的計策大概率能保方城萬無一失。 

 若是公孫瓚年輕之時,也會按照這個計策,親自率領全部兵卒,拉出去與劉和在方城決戰的。 

 但如今的公孫瓚早已被酒色所掏空,其意志早已消磨殆盡了。 

 公孫瓚只想著憑藉易城之險,阻擋劉和,自己繼續安逸下去。 

 等自己享受個三五年,大漢局勢明朗了,再出去投靠得勢的一方。 

 況且公孫瓚總共還剩兩萬五千多人馬,其中一萬撥給單經防守涿郡,自己本部僅剩下一萬五千人。 

 若是按照田楷所說,再撥出八九千去防守方城,易京城就只剩下五六千人了。 

 若是劉和繞過方城而攻打易城,那這五六千人,未必能守得住易城。 

 想到這裡,公孫瓚睜開略顯渾濁的雙眼,厲聲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