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 作品

第815章 一代皇后長孫氏

    做了越久的帝王,就越能感受到充裕的財政收入帶來的好處。

    這也是李世民默許李寬不斷提升商人和匠人在大唐的社會地位的重要原因。

    “陛下請放心,百騎司已經在蒲羅中設立了一個據點,每個月都有定期的消息送回來;下一步,我們打算繼續往西建立新的據點,把天竺和大食的情況也給搞清楚。”

    李忠做事,一向很是靠譜。

    要不然也不可能在李世民身邊擔任這麼久的百騎司統領。

    “上次看《大唐日報》,上面有一個版面是專門介紹海外人文風光,說那天竺居然也有幾千萬人,這可不是一個小國。最誇張的是,報紙上居然還說那裡家家戶戶都喜歡儲存黃金,每座廟宇裡頭都有鍍金佛像。百騎司一定要多安排人手去天竺那邊,搞清楚情況,被到時候被報社的一幫寫手給比下去了。”

    李世民對於李忠還是比較滿意的,但是百騎司在海外的發展比較慢,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正常的中原王朝,帝王對海外的事情都不關心,覺得自己是天朝上國,只要管好自己面前的這攤事情就夠了。

    但是李世民不一樣,受到李寬的影響,以及海貿帶來的巨大利益,他對海外的事情還是非常感興趣的。

    在他的御桌上面,一個特製的地球儀就放在桌面,李世民幾乎每天都要研究一番。

    “這一次楚王殿下安排人手往海外販賣棉布,準備將棉布作為我們大唐新的一個出口利器,屬下倒是覺得這是百騎司發展海外勢力的大好機會。只要專門成立一個貿易隊伍,裡面九成的人員都是正常的商人和夥計,但是夾雜一成我們百騎司的人員。以棉布低廉的價格、優異的品質,不用幾年,一定能夠徹底佔領海外市場,到時候我們百騎司的力量,自然而然的就發展到世界各地去了。”

    李忠的這個提議,讓李世民眼前一亮。

    雖然李世民也知道李寬讓市舶都督府定下了一條規矩,所有出海的棉布都需要市舶司的同意。

    但是百騎司要做事,還有人會去攔嗎?

    這既可以解決百騎司的經費問題,又能解決情報收集問題。

    李世民覺得大有可為。

    “李忠,百騎司不僅可以通過在海外發展貿易來收集情報,還可以跟西北貿易一樣,組建其他的貿易隊伍,甚至是跟那個順風鏢局一樣,成立一家新的鏢局,專門給各個商家保駕護航,可以很方便的收集邊疆各處的情報。”

    李世民不知道,自己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導致了大唐出現了一個非常特別的商業組織。

    說他們是國有企業吧,戶部管不了他們。

    說他們是皇家企業吧,名義上又沒有什麼關聯。

    但是偏偏人家能夠在大唐各地通行無阻,成為大唐有數的幾個商業組織。

    “屬下立馬就去安排!”

    這明顯是擴大百騎司影響力的事情,李忠自然興高采烈的去執行了。

    ……

    “郎君,那王富貴的態度非常堅決,就是市場價的九折,多一文錢他都不收購;我也確認了,他收購其他家的棉布,確實也是按照這個價格收購的。”

    王峰一臉苦澀的站在王傑面前,心中充滿了悔恨。

    這要是自家的棉花沒有那麼快的加工成棉布,損失也不會那麼大啊。

    偏偏自己為了搶佔市場,早早的就做了各項安排。

    結果卻是把自己給搞到坑裡去了。

    “市價的九折!這市價完全就是他們說了算,九折出售的話,不要說掙錢,我們連棉花種植的利潤都被吃掉了。”

    王傑臉色非常難看,可是又沒有什麼辦法。

    “我看那王富貴定下這麼一個收購價格,其實就算準了我們的加工成本,知道按照這個價格來收購,大家基本上都處於盈虧平衡點附近,不至於對楚王府生出太大的恨意。再加上他們又故作大方的把新式的紡織設備售賣給大家,讓人哪怕是心中有不滿,也說不出口。”

    王峰說這話的時候,心中的那個痛就別提了。

    整個長安城的棉布鋪子,如今都在看太原王氏的笑話。

    有這麼一個標誌性的鋪子矗立在那裡,大家接受起棉布成品的損失,心中就好受多了。

    凡是就怕比較啊。

    如果周圍的人都吃不飽肚子,那麼你每天能有幾碗白飯吃,就會覺得很幸福。

    但是如果大家都頓頓龍蝦魚翅,那麼你每天吃著紅燒肉,也覺得索然無味。

    “這李寬,實在是太不講規矩了,哪裡有這麼掀桌子的?他跟我們一樣的價格售賣棉布不好嗎?憑藉著他們的優異質量,也能賣的比大家都要好啊。現在偏偏搞出這麼低的價格,哪怕是他們還能掙錢,也掙不到多少錢啊。”

    王傑這個時候,對李寬可謂是痛恨無比。

    但是,偏偏他還不敢在外人面前說什麼,生怕到時候楚王府不收購他們王記棉布的成品,甚至進一步的搞起價格戰,那他王傑的小心臟,那是真的受不了了。

    “那個王富貴已經放出話來了,他建議大部分的棉花種植戶,就乖乖的種植棉花,至於紡紗的作坊,就專業的做紡紗,製作棉布的作坊一樣,大家不要從棉布種植到棉布紡織,什麼都搞,那樣效率其實一點都不高。分工合作,這樣大家才能真正掙到錢。”

    “哼!那王富貴讓我們不要啥都搞,但是他們楚王府呢?這是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啊。我太原王氏,偏偏就要從頭搞到尾,一定要做出不屬於楚王府棉布的產品出來。”

    王傑對於自己家族的底蘊,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這一次,只是一時不察,馬失前蹄了。

    只要太原王氏願意安排家中匠人不斷改善紡織工藝,他有信心將成本壓縮到楚王府的水平。

    畢竟,太原王氏的匠人,可沒有楚王府的待遇那麼好。

    “郎君,楚王府做事一向霸道,但是這一次,我們不同意也不行。這些棉布,在大唐是很難賣出去了。特別是有了《大唐日報》等發行全國的報紙之後,長安城發生的事情,短短几天就會傳到各個州府,我們哪怕是緊急把貨物運輸到其他州縣販賣,也是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