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 作品

第401章 中二少年的逆反心理

    “西域的商道不能斷,誰敢阻斷,我大唐必定是會出兵的。按照我的推算,朝廷快則今年底,慢則明年初就會派出大軍出征,所以這個貨物還是要準備的,不僅要準備,這次還要多準備,派出更大規模的商隊,跟隨在大軍之後前往高昌。”

    絲綢之路每年可以給大唐貢獻多少錢財,馬周估計比絕大多數人都有發言權。

    這可不是隻有西北貿易一家在掙錢,可以說關中勳貴,幾乎家家戶戶,或多或少都能跟絲綢之路牽涉到一點關係。

    不客氣的說,這條商道,絕對是屬於不能阻斷的。

    “那高昌遠在西域,大軍出征,也不知道效果如何呢。”

    蒙巴頓已經徹底喜歡上了現在這種生活,對於任何破壞這種局面的人,他都是敵視的。

    如今,他比誰都希望大唐滅了高昌,但是他又擔心這個願望沒有辦法得到實現。

    “哼,高昌彈丸小國,不知天高地厚,此乃取死之道。”

    馬周對大唐的國力和軍力的瞭解比蒙巴頓要深很多,一點都不擔心大唐會對付不了高昌一個小國。

    特別是涼州如今已經開始修建到肅州的水泥路了,一旦開通,前往西域將變得更加便捷。

    有朝一日,西域納入大唐的版圖,水泥路必然將進一步的從肅州延伸過去。

    馬周對此看的很清楚。

    這兩年,在李寬的指導下,馬周也在涼州這邊配合著朝廷調整對付草原的策略。

    涼州四周,如今已經建設了超過三十個軍堡,每個軍堡的駐軍雖然不多,但是卻是都有簡易的水泥路相同,一旦狼煙升起,很快就能得到各處的響應。

    而軍堡的外面,卻是自發的形成了一個個集市,附近的牧民和遠道而來的商隊,都會在這裡交換羊毛、鹽巴、茶葉、牛馬等物資。

    慢慢的,這些軍堡就有了一個小鎮的模樣,甚至有一些漢人開始在軍堡四周定居,學著附近的牧民在那裡養起了牛羊。

    “馬長史,那要不我們讓捕奴隊跟在朝廷大軍身後,到時候把那些俘虜給收購了,送到長安城也好,登州也好,都能賣到好價錢。”

    蒙巴頓看到馬周這麼有信心,覺得不如干脆步子邁的大一點得了。

    如今的大唐,雖然人口在快速增長,但是新增的人口普遍都還是小孩,壯勞力十分緊缺。

    在長安城西市的人士,再差的一個奴隸,也能賣幾個銀幣。

    一些身強力壯,或者有一技之長的,賣個十幾銀幣,甚至更貴,也一點都不奇怪。

    “可以,正好王爺將來準備大力推廣棉花種植,關中很多勳貴都在躍躍欲試,到時候絕對需要大量的奴隸。”

    馬周對高昌人也好,西突厥人也好,亦或是西域的其他小國,都沒什麼感情。

    這些人,最大的用處,就是被運到人市裡當做奴隸買賣。

    涼州城如今可是有三支專業的捕奴隊,成天在方圓幾百裡,甚至是上千裡的草原各處捕捉奴隸呢。

    眼看著軟柿子都捏的差不多了,將捕奴方向調整一下,似乎也是個不錯的注意。

    “行,那我提前跟達飛打一個招呼,讓他做好準備。到時候收穫肯定不會小。”

    眼看著一場危機,很快就要變成機遇了,蒙巴頓的心情莫名的變得好了起來。

    “不僅捕奴隊要做好準備,到時候大軍路過涼州,必然會帶走大量的糧草等物資,為了避免到時候給涼州城帶來動亂,你也安排人提前準備充裕,一些部落裡收購回來的羊羔,可以先養著,到時候再殺。”

    馬周不知道到時候是誰帶兵出征高昌,但是不管是誰,都需要在涼州進行補給。

    涼州刺史必然會大肆從市面上收購各種物資,這很容易造成物價的大幅波動。

    這可不是馬周希望看到的。

    “馬長史,你放心,這事我立馬就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