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 作品

第375章 一本書引起的反響

    “不復雜啊,其實楊兄你好好的梳理一下就可以理解了。你看,當年許仙是個小牧童,法海是個捕蛇人,而白素貞是條小白蛇。法海在山上抓到了小白蛇,並且準備掏出她的蛇膽,當時白娘子一定是覺得自己在劫難逃了,這時候小牧童許仙登場了,他看到法海正抓著一條小白蛇,很有善心,不想讓小白蛇死在法海手上,便說:求求你放過它吧,它好可憐。法海覺得這個孩子很有慧根,跟他攀談了起來,小白蛇趁機咬了一口法海,趁機快速的逃跑了。”

    “這個我知道,當時這小蛇其實已經能夠化成人形了,但是修為還很差,是個小女孩的模樣,她當時也是專門回去看了一眼小牧童,記下了恩人的模樣。但是,沒有必要因為救人一命就以身相許呀。”

    左右今天沒什麼大事,楊本滿乾脆擺出了一副和賀勤勞好好暢談的模樣。

    “楊兄,怎麼說呢。我的理解,白素貞最開始的時候也未必就是要以身相許,也許是想給許仙一場富貴,或者其他什麼方式報恩;但是當他看到許仙是一個風度翩翩、溫文儒雅的郎君之時,動了凡心,乾脆便以身相許來報恩了。”

    要是李寬在這裡,估計會很贊同賀勤勞的理解。

    這就跟“小女子無以為報,只有以身相許”一樣,這話的背後,是因為人家看上了你的人,所以就有了以身相許。

    如果沒有看上你,那話就會變成小女子無以為報,唯有來世做牛做馬,報此大恩了。

    不過,好在楊本滿倒也不笨。

    人雖然是軸了一點,但是理解能力還是可以的。

    “賀兄你這麼說,倒也可以。這讓我想起鄰居家的一個姑娘,媒婆上門提親之時,如果覺得對方不是自己滿意的人,就會說:女兒還想孝敬父母兩年;而當碰到自己中意的人的時候,立馬就變成了:終身大事全憑父母做主。”

    “沒錯,真是如此。其實,看完這書,我也有一個疑問,為什麼許仙在多年後重新見到白素貞的時候,那麼漠然的樣子呢?好像是大徹大悟後看破紅塵的感覺。可是許仙二十年來在金山寺苦修的目的不就是為了等白素貞早日出塔麼?”

    楊本滿:……

    像是楊本滿和賀勤勞之間這樣的對話,在長安城中各地都在紛紛展開。

    這就像是李寬小時候看完電視劇,第二天班裡的同學們一定議論紛紛。

    特別是當初《神鵰俠侶》是在晚上播放的,第二天課餘時間,他家都在說這個為什麼,那個為什麼。

    如果說楊本滿和賀勤勞的討論還算是氣氛比較友好愉快,

    那麼發生在永陽坊大莊嚴寺的情況就有點微妙了。

    “師父,弟子近日無意之中看了長安城非常流行的《白蛇傳》,覺得這書對我們的佛門多有醜化汙衊,如果任由其發展,很可能會影響我們在長安城的信眾。”

    辯機作為大莊嚴寺主持道嶽法師的關門弟子,深諳大小乘經論,小小年紀就佛法造詣極高,很是得到周邊僧侶的推崇,眼光自然比一般僧侶要看的長遠。

    “辯機,信則有,不信則無,你莫要太過操心。”

    道嶽雖然心中也有些憂慮,但是卻沒有表現出來。

    “師父,如今長安城人人都在談論這《白蛇傳》,就連一些信眾也在我們寺裡面詢問那法海是否真的是我們佛門弟子,已經不是簡單的信還是不信的問題了。”

    辯機雖然聰明,但是畢竟還年輕,受不了信眾那種懷疑的眼神。

    他還專門查閱了各種記載,沒有找到過佛門那座寺院裡有法海這麼一位僧人。

    可是偏偏《白蛇傳》那麼出名,裡面每個人物都描寫的栩栩如生,讓外人很難相信法海是個虛構的人物。

    更可惡的是這書的序章裡頭有一句“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請勿對號入座”,這就更加讓人感覺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了。

    真要是為了提示讀者這是一部虛構的小說,那麼說前半句就行了,後面的話別添加,現在搞得就像是欲蓋彌彰一樣,讓人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