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蟲月二 作品

第六百五十章一意孤行

    第六百五十章一意孤行

    范蠡本來也不想說,而且剛才也在體說過,可此時既然越王勾踐問起,那麼他就不得不說了,也是要讓其它將領知道孫武陳兵的意圖。

    “王上,剛才王上所言,其實微臣也能體察一二。

    此次征伐吳國,雖然我水師受到重創,可這也是兵家常事,放眼列國,沒有那一個列國能真的一攻而下。

    除非面對的是十分弱小的諸侯列國,就如同當年的吳國,縱然攻下楚都,可也不能真的滅了楚國。

    就算是當年沒有秦國出兵,沒有越國出兵,那麼吳國也不可能滅了楚國,畢竟吳國犯是蛇吞象的大忌。

    對於像楚國這樣龐大的列國,唯一可行的該是蠶食,而非一口吞下。

    包括此時依然長存的鄭國、衛國、與宋國,這一國一直處在晉國與楚國之間,任何一次南北交鋒,都無法避免,而它們卻留存到現在。

    這就說明,當時機不對之時,不可冒然,更不可高估了自己的力量。

    此時的吳國孫武率五萬吳國精兵圍困越都,越都於他則言,該是囊中取物之事,可他卻並不攻下則佔據越都,就是吸取了當年攻伐楚國的教訓。

    越國雖然擺在吳國眼前,可於吳國也是一個包袱,所以孫武明白此中之理,只圍而不攻。

    相反,此策略可以藉機攻伐回救的越國兵力,形成一個圍點打援的效果。

    他留有兩門,並非只留一門,其實只是迷惑於人,讓人覺得他兵力有限,無法全部圍困。

    而依微臣看來,吳國重兵當在此兩門,而非西門與北方。

    而現如今我越國之勢,十分明顯,越都是我越國不可失之國都,無論是費盡多大犧牲,都要固守越都,這樣縱然此次攻吳兵敗,但將來一定會有機會。

    所以微臣想兵分兩路,一路佯攻東門,牽制住孫武的主力大軍,而另一路則從孫武想不到的北方直接攻入越都。

    這樣,只要越都有足夠的兵力防守,縱然是夫差引舉國之兵來襲,我越國也毫無懼意。

    並且若久拖不決,北方局勢或許穩定,而楚國就會有機可趁,成為吳國之憂。

    所以微臣以為,只要守住越都,吳王夫差必然會無功而返,更不會無意攻伐我其它越國城池,這一次大戰最後的結果依然於吳與越都算有利,也並非無利可圖。”

    范蠡還是把自己的觀點說清楚,就是要固守越都,這樣保住越都,也就保住了越國,就算此次敗北,可卻還有機會。

    而且吳國夫差深入越國,可無法攻下越都,那麼就會顧忌於楚國巢邑的大軍,必然會無功而返,于越國並沒有亡國之危,當是承認了這一次攻吳的失敗,以圖後效。

    越王一聽,臉色也是陰沉起來,他想聽的是范蠡支持於他,可范蠡卻明知而不說,反則堅持自己的觀點,這讓越王勾踐在這些越國將領面前,再次失了顏面。

    “範將軍所說,到也合情合理。

    既然如此,為何範將軍不將計就計呢?

    想來範將軍該知本王的想法,不如將軍再說一說本王的謀略,看是否與本王真實想法一樣。”

    越王勾踐還是忍住了性子,他知道範蠡所言也有道理,可他還是要考一考范蠡,是否知道他的真實想法。

    “回王上,剛才聽王上所言,則此時我越國大軍只距越都百里,於此時也該是做出決定之時,微臣不論有何想法與謀略,但只要王上所主張微臣都會陪同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