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蟲月二 作品

第六百零五章將心比心

    第六百零五章將心比心

    楚都王宮後花園內,此時的楚都已顯得炎熱起來,花瓣凋零,散了一地。

    整個楚都卻是十分平穩,像是一潭深水,並不會因為外面的風吹草動而引發濤。

    此時上完朝後的楚王,顯得十分輕鬆,自去年端午之後,收回了二十二城,此時都有回報,一切都有條不紊,楚國國庫也十分充足。

    此時的司空是萬財王叔,對於楚國內務也是十分務實,而他也十分擅長於與列國通商,所以帶動站整個楚國民生也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楚王也不得不佩服於王禪的眼見,不僅未因為子常之罪而處罰於萬財王叔,反而委之重任,讓萬財王叔感恩戴得,效忠於楚國,效忠於楚王。

    而現如今楚王大權在握,所有世族權貴也都見風使舵,甚至都不再以令尹子西馬首是瞻,與一眾布衣朝臣,到也相處甚好。

    更重要的是,子西以前對楚王的政令軍令都會橫向阻撓,以示其本身的重要性。

    可這一年來,子西反到成了楚王最大的支持,不論是徵兵,還是調兵之策,似乎只要楚王一提出子西就會同意。

    而且此次出征龍城,以對抗晉鄭衛聯軍,子西竟然推薦王禪掛帥,雖然王禪一直在外面出使列國,可子西卻並不在意,像是不計前嫌一樣,這讓一眾朝臣為之不解。

    特別是大家都知道子西一直有心照顧著司馬子節,一直想讓司馬子節有建功立業的機會,而司馬子節也是楚國左司馬,一般情況若令尹不親自掛帥,那麼自然會由左司馬掛帥。

    可這一次雖然司馬子節也調一萬兵甲奔龍城而去,可卻並不讓他掛帥,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當然楚王就並不這麼想了,因為他知道子西以及子節的陰謀,正是有此陰謀,才會讓子西對此毫無怨言。

    當初王禪走時,就已料定晉國會出兵邊境,所以已讓楚王在新收回的二十二城徵五萬兵甲,以作防備。

    那時楚王並不敢相信王禪所說,還怕子西會從中作梗,可後來一切都驗證了王禪的預判,子西對於徵兵調兵之事,完全同意,而且還十分樂意配合於楚王執行。

    此時的局勢也變得讓人難與意料,整個楚國朝堂之中也是感覺到十分沉重,畢竟三面受敵這在楚國還從來未有過之勢,可楚王卻覺得這也正是王禪所佈之局,而且王禪早有意料,所以楚王並不驚慌,反而十分鎮定自如,像是楚國一切平順一樣。

    他知道既然王禪能在一年之前就謀算到會有如此變故,那麼王禪必然會有應對之策,所以有危局都會迎刃而解。

    於別人是危局,可對於王禪來說,卻是他一手控制的局面。

    而此時楚王的身邊有了一個新的護衛,也是王禪安排來保護著楚王的保鏢,他就是化武。

    化武已經把王禪的書信帶到,而且也對楚王分析了晉國此次陳兵的目的,並且對楚王已有了安排,所以楚王此時臉上並沒有一絲憂慮,反而顯得十分輕鬆適意。

    “化大俠,白公勝所帶一萬兵甲,什麼時候會到楚都。”

    “回王上,應該今夜就會到達楚都,所以王上今日還需四處走走,以示王上依然身在楚都,至於晚上,在下已安排妥當,可保王上安全離開楚都,去往天柱峰,那裡有人接應。

    而水師所備船隻,此時已北上漢水,正在天柱峰一帶駐紮,只要司馬子節與白公勝在楚都內鬥之時,而秦國大軍調往秦晉邊境之時,王上就可以率四萬上雍城之兵突襲楚都,重整朝綱,一切都在鬼谷先生計劃之中。”

    化武並不詳說,只是把該做的事說清,至於如此準備妥當,那就是他的責任,無需楚王同意。

    楚王一聽,臉上和顏悅色的看了看化武,十分滿意。

    “化大俠一身如此高超的武技,想來並非無名之人,不知先生為何會跟隨鬼谷先生的,看鬼谷先生不過出道幾年,可先生看起來該是久經江湖之人。”

    楚王此時到對化武感興趣,畢竟化武做事十分穩重,一切都不用楚王自己操心,這段時間以來深得楚王信任,而楚王也有心想重用化武。

    “王上,在下只是一個重生之人,當年也曾做做過許多不義之事,幸得鬼谷先生點拔,迷途知返,與其它幾位兄弟遊歷於列國,為天下百姓做一些舉手之勞,到也算自由自在。

    等此事了了,想來我與其它兄弟就會離開鬼谷先生一段時日,對於列國爭紛之事朝堂之爭,在下並不感興趣。”

    化武知道楚王的問意,所以最後還是直接回絕了楚王。

    “實在可惜,若依先生之能,想在列國之中謀得高位,應該不會是什麼問題,若說為天下百姓謀福,在任何一國皆可實現,為何先生還會多次拒絕本王的好意,難道是先生覺得本王不可扶助,也不值得輔助嗎?”

    “王上說笑了,王上胸懷大志,一心匡扶楚國,而楚國是列國之中封地最大的列國,若楚國能興,就會有萬千百姓受益,輔助王上,也可間接為百姓謀福,天下賢才都會有此心願。

    只是我與其它一個兄弟早就對列國之勢江恩怨厭倦了,所以無心為任何一列國謀事,還望王上體諒。

    若王上放棄世族權貴之限,廣開門路,重用有德有賢才之人,那麼就如同積水一樣,位低則水積,列國之中的賢才就會像水一樣湧向楚地。

    若王上依然高高在上,位高而尊,就會讓天下賢才不敢來楚,非在它人之因,一切都在王上本身。

    當年我也曾在吳國謀事,吳王闔閭也是列國之中少有的梟雄之人,可他卻自小與下等百姓奴僕在一起,從不秉承身份之別。

    所以當年的楚人伍子胥與伯否都投靠了吳國,受吳王重用,讓吳國盛極一時。

    而當年許多列國百姓知伍子胥賢能,知吳王胸懷,所以許多流離百姓都願意去往吳國,而一直不受列國所重用的兵法大家孫武也是此時去的吳國,而受吳王重用。

    這就是位低而水積之理,若想成就江河湖海之壯,也必有江湖河海之胸懷。”

    “不錯,不錯,先生所言甚是,雖然簡單,卻深含天地之道理。

    若無江海之胸懷,自然難與成就江海之遼闊,人若高高在上,自然無法承載水之聚集,也就無法成就江河湖海。

    是本王捨本而逐末了,在此謝過先生教誨。”

    “王上客氣,這些也都是得鬼谷先生教誨,個人修行也是如此,上善若水,水流至低。

    日後若有機會,可多向鬼谷先生請教,他所知天地之道還很多。”

    化武本就十分謙虛,這些道理未必是王禪說與他聽的,可觀其行知其品,王禪看似高高在上,卻並非如世人看的一樣,反而處處躬身自醒,所以他能成就別人不能成就的境界。

    “化先生,晚上的行動既然已安排妥當,本王也不必過問,只是先生讓在下多走動,目的是想讓其它人認為本王依舊還在楚都,只是若晚上離開之後,我這二千護衛如何安排,還請先生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