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蟲月二 作品

第三百八十章誇下海口

    第三百八十章誇下海口

    子閭一聽,臉上有些尷尬,能當上楚國司敗,他已是繞了高香,若不是生在楚國王候之家,那依他的資質,怕也只是一個普通百姓,甚至就連登堂入朝都很難。

    可子閭別的好處沒有,有一點卻是其它人未有的,那就是自知之明。

    他自己當然知道自己的本事,所以在朝堂之中他一般情況之下就只是一個擺設,別人把他當擺設,而他自己也把自己當成擺設。

    他有二個兒子,都已分得封地,也是一方城主,只是並不突出,而且也未受封爵位,算起來還不能臨此大朝,不過他卻十分安於此狀,並不希望兩個兒子有什麼大的成就,只希望他們能世襲著王族的權勢,享受王族的榮華富貴就可以了。

    現在楚都子閭的府邸裡,也只有青苹一個女兒陪著他,倒也讓他樂得安閒,平時若是有什麼事,只需往子西府一跑,把事情說清了,剩下的就變成子西、子基的事了。

    所以他算是閒情王族,也不過問楚國內務,更不管楚國軍情,對於國庫空虛,他也略有耳聞,但於他而言,並不關注。

    今天臨朝,這是楚王第二次詢問他的意見,有意突出他的地位,可見楚王對他還是大有改觀。

    其實楚王也知道青苹的情況,要治療好,現在都只能依賴於王禪,而且司敗府楚都命案,也全都要靠王禪,而王禪分化的策略,子閭正是一個關健環節。

    而子閭雖然看似並不聰明,可他卻也不會分不清形勢,剛才兩方之間的情勢他也看得真切,而對於王禪他也一直懷有好感,此時楚王親詢,自己也站起身來,對著楚王一揖。

    “王上,剛才聽得眾位楚國臣工之語,微臣也是自形慚愧,一直以來微臣身為王族子嗣,卻少有過問楚國內務,僅管著刑獄訴訟,尚且還做得不踏實。

    剛才聽聞國庫空虛,諸位臣工大義在先,實讓人佩服,微臣有負王族之身。

    只是依微臣看來,縱然是讓微臣不取半分俸祿對於充實楚國國庫也收效甚微,治標而不治本。

    而除了我王族臣工之外,大部分臣工都是百姓之身,俸祿實是一家老小生活所需,微臣覺得實不可取,這些臣工為楚國謀事,為王上分憂,若再減半俸祿,實讓楚民寒心,將來誰還會為楚國效命。

    可微臣身為王族子嗣,楚國之事也算自家之事,卻也不能見楚國國庫虛空而不顧楚國安危,不管王上之憂。

    微臣在楚都還有一些產業,每年也有充實的收入,微臣既然不能為王上出謀劃策,解王上之憂,保楚國安存,那麼微臣願意揖出一半家財,以充實國庫之需,解王上興楚之慮。

    另外微臣下有兩個犬子,都已封城領地,微臣代兩位犬子願領二千名份,在兩城各贖回一千流亡於列國的楚人,為兩城各增加一千獨立納稅的百姓,以助楚國中興大業。

    至於如何增加充實國庫,如何中興楚國,微臣實不敢妄議,一切僅聽王上旨意。”

    子閭到是十分討好,此時也顯得十分大方,也算是讓楚王欣慰,更讓子西有些刮目相看。

    在此之時,一邊的布衣朝臣都作出表率,而子閭身為王族子嗣當然不能沒有表示,對於子西來說,此時正需要一個人站出來,代表王族權貴表態,這樣也可減緩楚王對這一眾權貴朝臣的徵對。

    而對於王禪來說,子閭這樣,也算是一個好的開頭,至少其它權貴朝臣不敢妄議子閭的捐助,也必與子閭為效仿的榜樣,畢竟子閭是王族直系子孫,在楚國也是舉足輕重。

    如此大義之舉,正是討好於三方,那方也不得罪,楚王開心,也肯定了王禪剛才所說,而且對於子西也算是一個交待,形勢上不弱於一側的布衣朝臣。

    對於什麼楚國中興之策,還有治國良方,子閭自己來了個自認無能,反而誰也不得罪,誰也不支持,最後無論情況如何,他都可以置身事外,還是作他的悠閒之人。

    可子閭如此表態,卻也無形之中給大家壓力,這朝堂之上有的時候爭的可就是一口氣了,氣勢可以改變形勢,形勢決定整個朝堂的均衡。

    “叔父快快請坐,有叔父一言,我這個做侄兒的也是心裡寬慰,十分感激!

    由引可見我楚國王族子孫還是以楚國為重,在楚國家國利益前識得大體,拋棄個人利益為楚國中興而謀。

    如此義舉,本王代表楚國萬千子民感謝叔父。”

    楚王的話直接就算是接納了子閭的捐助,把子閭的捐助定成一個可以比較的標準,同時也肯定了子小閭的王族風範,也給其它王族之人沒了反駁的餘地,更讓他們失去了反駁楚王與王禪謀略的機會。

    楚王說完,正想看王禪這邊。

    葉公此時已站起身來,對著楚王一揖道:“稟王上,司敗大人如此大義,實讓人欽佩,微臣領北邊四城,雖然非王族之身,卻世代楚人,剛才又得王上旨意,在此四城實施新政,且得王上恩賜免三年城賦之稅,於此楚國國庫空虛之時,王上興楚之策受阻之際,身為楚人,當以身作責,與王上共擔興楚大任。

    微臣領此四城,願每城承擔二千五百名贖回份額,四城共計贖回一萬流亡列國的楚人,以助王上興楚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