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蟲月二 作品

第二百二十章忠孝仁信

    第二百二十章忠孝仁信

    王禪此次並沒有繞城而出,而是直出吳都城西城門。

    從這裡一直可以通向楚國,同時也可以通往虎踞鎮。

    當然王禪並非想家,要回虎踞鎮,而是另有他事。

    此時的吳都他已經不需要遮掩,所以光明正大回復他楚國靈童的身份。

    趙阿大已經在城門口等他,這是他約定好之事,所以並不需要特別明示。

    趙阿大一見王禪奔出城門,也不搭理,徑直就朝前馳馬奔去,帶著王禪。

    吳都城外水系縱橫,田地裡長著青苗,陽光之下,閃著油光,十分拙壯。

    吳都該是列國中最早開始扶持於農民的,原本吳國土地肥沃,卻人丁稀少。

    自伍子胥當上相國之後,不僅大力召賢納士,更多的是接納北方流民。

    讓他們開荒復懇,慢慢成為有別於農奴的社會階層。

    而這一個階層不僅獨立交納銳賦,而且他們都是有籍的吳國子民,與富家生養的世代奴隸有別。

    漸漸成為吳國最具活力的社會階層,是吳國強國富民的基礎。

    而伍子胥也頒佈了一些解免及鼓勵法令,逐漸削弱農奴主的勢力,讓一些佃農佃戶也慢慢獨立出來,豐富了吳國社會階層,慢慢這些獨立的農民,成為吳國社會的主流階層。

    在大周列之中算是先列。

    但凡一些新的事物,未必會在北方傳統列強中產生,因為他們的農奴社會利益根生蒂固。

    而吳國不一樣,除了學習北方一些治國之道外,更多的是利用吳國這塊肥沃的土地,增加吳國子民,以增強實力。

    當然這是一個漫長的歷程,直至二百多年後的大周天下,才慢慢發生質的變化。

    所以在這一時期,往往都會覺得吳國有些禮崩樂壞,其實不然。

    反而這是大周列國中少有的一種進步。

    所以此時的田地中,許多農民已經在辛勤的勞作。

    只要付出努力,除了交納稅賦,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他們也都有了盼頭,有了希望。

    整個田地間充滿著春的希望。

    王禪一路奔著,卻也在思索著。

    吳國興盛之因,非在於伍子胥修築的許多農田水利,所有的根本原因,還在於人。

    吳國有吳王闔閭,有伍子胥、孫武還有伯否,這幾人有一個共通之處,就是不喜歡墨守陳規,往往都帶著一些離經叛道的性格。

    吳王胸有大志,卻無處可伸,可他卻並不守祖宗規矩,而是主動出擊,刺殺王僚,成為列國中的異數。

    可他去並非是為了貪圖於當上吳王的享受,反而推崇節儉,此處到與墨翟所揚相似。

    而且吳王闔閭以強國富民為本,重用善於此道的伍子胥,正是相輔相成,相互成就。

    而伍子胥當年在楚國之時,不顧老父召喚,獨自遠逃,與他的兄長伍尚,正是正反區別。

    伍尚明知必死,卻不違老父之意,毅然同其父伍奢赴死。

    伍尚留有孝名遠揚,而伍員(伍子胥)留有賢名不朽,這就是伍子胥能放棄的傳統孝道。

    孫武善兵,兵者詭道者,善兵者虛實相生,是為不誠不信。

    所以孫武當年流落列國,也不為正道所容,相反到了吳國,卻得到吳王闔閭的重視,一統吳國軍政,強軍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