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蟲月二 作品

第七十六章吳國王后

    雖然讓人覺得有些唐突,可卻正是勝玉公子可愛之處。

    既貴為公主,卻也會對方考慮,並不強壓於人,正好與王后相對。

    王后一開始顯得十分溫柔母性,但慢慢把目的顯露其中,處處讓人難與喘息。

    而勝玉則是一開始從來也不正眼待人,就連對王禪的稱呼也十分隨意。

    可當真相處之時,卻會發現,其實勝玉公主卻處處體貼入微。

    “偶飲一杯也不妨。”

    王禪舉杯掩袖,慢慢飲了一杯。

    只覺酒如苦連,既澀又辣,一入肚腹即刻有一股熱氣騰起。

    臉上也隨之泛起紅韻。

    “鬼面娃,你是第一次飲酒,是不是?我在伍府以及二哥別院之中,也從來未見你喝過。”

    勝玉說完,到是一杯而盡,與江南女子的婉約大相徑庭。

    雖然容貌與王后有些相似,但性格怕還是與吳王更相通一些。

    “禪先生,你來吳國也有一段時日。

    聽聞不僅聰慧,而且能卜善卦,知時明勢,讓我吳國三大國之重臣都刮目相看。

    想來定有過人之處,該也知我王現在的難疾之處。

    今日請先生來此,是想聽一聽先生對三個吳王公子的看法,不知先生可否如實告知。”

    王禪一聽,終於還是說到重點了。

    王后其實並非想知道王禪對三個公子的看法,而是想讓王禪支持王后所選之人。

    以王禪之能,自然已被勝玉公主說得神乎其神了。

    所以王后如此禮待重視王禪,並非本著公心,而也只是為了私意而已。

    這讓王禪對王后的映像漸漸也變得更加模糊。

    “王后,我與三位公子有幾次相聚,三位公子都是濟世之才。

    大公子胸有大肚,二公子禮賢於人,三公子善武有謀。

    卻不知這三位公子是否都是王后嫡子?”

    王禪也是實話實說,卻又十分不屑,就夫差公子他都看不上眼。

    大公子有大肚,卻無容人之量。

    二公子空有賢名,卻無禮賢之心。

    而三公子善武確實不錯,可有謀卻是空談。

    最後直接問王后,其實他對三個公子的身世,還是有少許瞭解,只是故作一問而已。

    “鬼面娃,你太無禮了,吳國王后,自然是三位公子的母親,你何出此言,雖然雖然——。”

    勝玉公子說完,卻並不說完,其實她也知道王禪所問的目的,所以自覺多言,非王禪不懂禮義,而是王禪更直接一些。

    “三位公子都是我兒,卻並非親生。

    大公子與二公子母親早在十五年前就已不在世了,公子夫差是靜刀之子。

    我原本生有兩子,卻不幸夭折,直至玉兒,禪先生你現在清楚了嗎?

    我並非有意於其中一位,只是想為王上分憂,為吳國選一位賢能之王以繼吳國大業。”

    王后也並不怪王禪提起這些往事。

    而王后說完,卻自然而然的心思神遠。

    或許這就是王后的悲哀,身為王后,卻無子嗣繼承,反而要為別人的兒子操心,心裡當然有些不甘。

    只恨勝玉不是男兒身,若不然,那裡會有三位公子的份了。

    “但不知王后可否告知,大公子波與二公子山的母親因何而逝?”

    王禪此時慢慢反客為主,並不像剛才那麼被動了。

    一切都因王禪提及嫡子之事,讓王后再次恢復母性。

    而對夭折的兩個兒子,始終是難與釋懷。

    所以就會陷入回憶與悲傷之中而失了原先的謀算。

    王禪其實並非有意為之,可既然王后提及此事,那麼王禪也不得不為。

    雖然看似有些卑劣,卻並不失為反客為主之計。

    “你若有興趣,老身自然可以說說,玉兒其實也需知道一些。”

    王后與常人一樣,只要談及過往,總會把自己放在一個蒼老的位置。

    這一點王禪深有體會,趙伯就常如此,一時老身,一時老朽,其實都是因時而變。

    “還請王后為小子釋疑。”

    王禪說完,就靜靜的等著。

    而遠方的太陽已落在山上,殘陽如血,該是一段讓人不忍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