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蟲月二 作品

第一千三十二章不歡而散

    第一千三十二章不歡而散

    晉王宮內,此時晉王獨自躺在椅中,而孔夫子則端坐在一側,看著晉王臉上也是透著疑惑。

    “夫子,是不是有什麼事要與本王說呀?”

    晉王此時也是主動問起,畢竟孔夫子如此情形到也少見。

    “回王上,孔丘有一事不明,不知當不當問詢於王上,心裡也是矛盾萬分。”

    孔夫子並不直言,也是十分婉轉,如此一來到讓晉王有些好奇了。

    “夫子本是為天下而謀,這些年來一直倡導禮義節制,以民為本,以仁制國,想來夫子之惑當也是本王之惑,不如說出來與本王也聽聽,到也可以解解悶了。”

    晉王微微一笑,此時到也坐直身子,非是歪三斜四的樣子,以示對孔夫子的尊重。

    “孔某不才,不敢受王上如此推崇,只是近日來聽聞當年名傳列國的晉國公子趙歡來了晉都。

    當年他雖然遠遊列國,可一直為晉國而謀,深得先王器重,當年晉國欲扶持吳國以對抗強楚,而趙歡介紹了楚國大賢之才伍子胥給先王,先王本對伍子胥十分器重,後來再推薦其到了吳國,受到當年吳王闔閭的重用。

    再其後因伍子胥之故,齊國孫武,楚國伯否以及一些賢人志士都到了吳國,而也正是因為這些賢人志士之故,吳國在這幾十年來風頭正勁,實力不可小瞧,也同時牽制了楚國北上之心。

    而當年楚國子建之禍,聽聞也是趙歡所謀,目的是要攪亂楚國朝堂,而有趙歡的支持,子西子建確實讓楚國內禍不斷,也給晉國以喘息之機。

    再回上當年吳王闔閭攻入楚國,讓楚國元氣大傷,數十年來一直難與恢復當年強楚之姿。

    這些說起來都有勞於趙歡之功。

    雖然這些年來趙歡已是耄耋之年,可對晉國是盡心盡力,輔佐趙氏族主趙鞅大行革興之策,減賦增收,公無稅焉,在列國之中都被紛紛效仿,實是利民而利晉之策。

    只是聽聞趙歡來晉都公開投了拜帖求見王上,孔某不知王上為何卻避而見,此事當是孔丘之惑。

    可孔丘也知王上不見趙歡必有不可之情由,所以孔丘深感不安,不能解王上之憂,卻還要添王上之慮,所以此事一直困惑於孔丘,不知該不該問。

    若是讓王上為難,那還請王上不必在意孔丘之問,孔丘不敢徒擾王上淨心。”

    孔夫子的話也是說得十分得體,從晉國公子趙歡對晉國大功說起,最後又左右而言它,像是沒說一樣,不敢得罪於晉王。

    晉王聽得出孔夫子的話外之音,其實是在說晉王對於有功之人避而不見,是為不仁善之舉,是忘卻功義之舉,會讓天下賢才寒心之舉。

    所以晉王的臉色也是變幻著,陰晴不定,對於這個迂腐的孔夫子卻是有怒不好發,若是發了,那麼就應了孔夫子最後的話。

    所以孔夫子的中庸之道,話也是如此,讓晉王也是左右為難。

    “夫子讓本王好生為難,若不解釋與夫子聽,夫子定然會對本王十分失望,也會讓天下賢才寒心,讓興晉會的奇人異士寒心。

    可此事夫子已說本王也有不可之情由,非是本王忘恩負義,只是此事關乎晉國範氏與中行氏,還有趙氏。

    夫子所言趙歡對晉國之功,本王不敢相忘,這些年來,他輔佐趙鞅治理晉陽,讓一方百姓安康幸福,也是對晉國之功,本王自然也是十分認同。

    可夫子不知的是,前幾日晉陽趙鞅私自設堂,審問了其偏族之主,邯鄲城主趙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