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蟲月二 作品

第一千二十章分晉之謀

    第一千二十章分晉之謀

    王禪只是嘿嘿一笑道:“其實剛才本公子所言,趙午是一個可憐之人,是因為他所仰仗的範氏與中行氏其實都想他死。

    若說不是族主、趙伯當場斬殺於他,那麼他此次回邯鄲路上也只會是一個死人。

    可若是如此,世人就會覺得趙午之死是被族主暗殺,反而會壞了族主的聲名。

    所以小子剛才才會說趙午必死,而趙伯顯然也明白此中之理,所以這才毫不留情的殺了趙午,以顯光明正大。

    箇中原由當然還要從範氏與中行氏說起,甚至還有此時勢大的智氏。

    範氏與中行氏之所以拉籠趙午,其實只是為了牽制趙氏一族,而非是想與趙氏一族結成團結友誼,若想與趙氏一族結成友善,那麼可以與族主或者說族主直系之人聯姻,而非是偏族卻又獨得邯鄲大城的趙午聯姻。

    而對於衛國所敬奉的五百戶百姓,這一件事的規矩,趙午當十分清楚,而範氏與中行氏也十分清楚。

    若私自劫留必然會讓族主為難,若是置之不理,會讓趙午將來更來肆無忌憚,同時也壞了趙氏一族的規矩,而顯得族主做事不公,對於其它趙氏族人來講,也會有意效仿,私下與其它氏族勾結,拉籠靠山。

    所以依族主的做事規矩,必然會對此事大怒,必然會殺了趙午以儆效尤。

    而趙午一人當也沒有如此膽量可以自己決定,在行此事之前是也會徵詢範氏與中行氏的意見,非是一時心血來潮。

    可為何範氏與中行氏明知行此不義之舉為讓趙午受到罰處卻依然不阻止,反而暗中支持趙午,甚至於承諾趙午會支持於他呢?

    這其中只能說明,範氏與中行氏已勾結在一起,想對趙氏不利,早就有了滅趙氏的圖謀。

    可晉國六卿也是晉國朝政的基礎,相互牽制,這兩百多年來,此起彼復,各家各有優勢。

    若是沒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再私自挑起爭伐必然會受其它世族的聯合抵制,所以範氏與中行氏需要一個合理的藉口。

    而趙午則正是這樣一個合理又合情的藉口。

    趙午是範氏族主的外甥,又是中行氏的女婿,與兩家都有著親密的關係,甚至超過本族趙氏之關係,若是被族主斬殺,他們對付趙氏也就有了同樣的理由。

    所以剛才本公子才說,趙午之死是咎由自取,被人利用而已,實在死不足惜。

    而且本公子來時路上碰至一個白衣男子撫琴攔路,他本不想讓本公子進城,說本公子若是進城,就會有禍事發生。

    由此可見此白衣公子定當知道趙午的下場,而此人也是能卜會算,看樣子不會是範氏與中行氏的門客,若依他的本事,自然會挑一個實力最強的晉國六卿。

    若依三年前,毋恤公子尚是中將軍之時,那趙氏當是最好的選擇,可現在相比而言,趙氏不如智氏,智氏此時執掌晉國政務,是六卿之中實力最強,封地也是最多的。

    一個人實力強了,野心也會更大,可智氏也非愚蠢之人,不會公然搶奪其它六氏的封地,那麼只有一個好辦法,讓其它幾氏相爭,這樣智氏就可光明正大的從中得利了。

    而韓氏與魏氏兩族皆在晉國以南,與智氏十分密切,若他對此兩氏下手,自然會把自己扯進去,最後反而會讓趙氏及其它世族得利。

    可若是範氏與中行氏與趙氏相爭,那麼他無論幫任何一方,都可以從中爪分到新的封地,以擴大自己在晉國的影響,甚至有可能自立為王,成為新的諸侯君王。

    可趙氏一直受晉國百姓愛戴,這些年來也一直執掌著晉國兵權,而封地也僅次於智氏,若說晉國六卿之中,唯有趙氏有能力阻礙智氏的野心,所以依本公子推測,智氏當然也與範氏與中行氏勾結,並許與承諾。

    當趙氏與範氏還有中行氏發生衝突之時,智氏自然會支持兩氏,而非趙氏。

    而這個白衣公子顯然是智氏門客,知道我會來此,也算準了本公子來晉陽的日期,所以對本公子也是故意阻擾。

    本公子自虎踞鎮後一直繞道而行,而且本公子一直只是馬伕身份,並不引人注目,可此人竟然能算得如此準,自也不可小瞧他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