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豆花 作品

第五百九十三章 向前邁一步

    所以餓國人過的很悲催。

    80年代,石油價格依然慘不忍睹,所以蘇x悲催的解體了。

    從計劃經濟忽然過渡到市場經濟,民眾都像一群企鵝一樣懵逼,他們根本沒有接受過市場經濟的洗禮。

    而且,餓羅斯人被別人搶慣了,也搶慣了別人,要正當做生意對他們來說有難度。

    不過也有好處,戰鬥民族不再發展軍事,學會發展農業了,廣大餓羅斯少女終於用上祖國小黃瓜了。

    完全的市場經濟就像一隻老虎,華國都不敢這麼幹,而是採取半市場半計劃,如果這隻老虎管得不好,從籠子裡跑出來,華國都得解體,更何況是蘇x那軍事化的經濟結構。

    1992年,葉氏選擇36歲的‘蓋大耳’主管經濟改革工作,推行“休克療法”,希望少則幾個月多則一年,快速實現經濟自由化和私有化。

    蓋大耳吹噓,兩年以後國家各個方面都會變好。

    根本不懂經濟、心裡也毫無把握的葉氏問他:你能不能向我保證?

    他說:我不光向你承諾,我還向上天發誓,我以我先輩的名義發誓。

    結果怎麼樣?

    1992年底,餓羅斯有近一半的工業企業脫離國家的控制。

    國有企業的領導者乘企業改制分配股權之機,利用行政或管理權力掌握股票控制權。

    昔日的“紅色”經理或廠長,搖身一變成了資本家。

    企業管理者、各級官員以及暴發戶們串通一氣,大搞錢權交易,按照遠低於實際價值的價格,收購正府拍賣的企業。

    在私有化之前不對企業做任何資產評估,企業賣得基本上一文不值,實際上是象徵性地賣出去了。

    由於盧布急劇貶值,企業的賬目贏虧與實際情況不符,很難對企業資產準確評估。究竟企業值多少錢,賬戶還有多少錢,都沒有算清就賣了。

    更有一些國營企業廠長,低價把產品賣給私營企業,他的老婆或者女兒在那工作,結果私營企業變富了,國營企業卻變窮了、破產了。廠長辭職不幹了,就變成私營企業的老闆,自己就發了大財了。

    烏拉爾機械製造廠是一家擁有3.4萬名職工的大型國有機器製造企業,僅賣了372萬美元。

    12.5萬家國有企業平均售價只有13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