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平侯 作品

第1600章 壞前任的好禮物

    升斗小民在溫飽中掙扎求活,基本接觸不到來自大陸的先進文化。

    憑藉著周人的身份,並不能令趙雲收取豐前百姓人心。

    可是,為了對抗可能整個九州軍力的進攻,趙雲必須儘快獲得豐前百姓的支持。趙雲有著後世歷史知識和社會管理經驗。

    他知道農業社會百姓需要什麼,知道怎樣將百姓捆綁到自己的戰車上。

    老百姓需要田地,需要滿足溫飽的最基本的生存資源。

    中國百姓歷來造反都只有一個目的:均田。

    只要分田到戶,就能抓住豐前百姓的人心。

    在津田美緒和惟康純子的幫助下,趙雲好好梳理了東瀛歷代的土地政策,心中的計劃漸漸清晰明瞭。

    東瀛目前的土地制度,是六百年前大化改新推出的“班田收授法”。

    此土地法,是參考唐朝的均田法而制定的。

    它本著耕者有其田的宗旨,計劃每隔六年將國有農地進行一次重新分配,給百姓耕作。

    可是,和中國曆代農田所有權的變化一樣。

    在隨後的經濟發展中,東瀛土地兼併日益嚴重,私有莊園不斷增多,最終使得國家無田可分。

    “班田所有制”歷經三百餘年,於公元十世紀(奈良時代)走到了盡頭。

    東瀛進入“寄生地主制”,即莊園所有制階段。

    地主們不再自行耕作,而破產農民又大量存在,基於土地耕作的僱傭關係就產生了。

    莊園所有制發展到鎌倉時代,東瀛的貧困農民不斷淪為佃農、僱農(“作人”和“名子”)。

    為了自己享樂,各藩國守護不斷提高田租。

    甚至一些貪婪的守護還要農民提前一年徵收年貢(“前納”)加重剝削。

    為確保自己能有一個穩定的收入,不受年景差別的影響,守護們還以確定租率的辦法,實行“定租制”(固定租率制)。

    這種定額收租,顯然不顧及百姓的死活了。

    “豐前已經徵收了今年的年貢了嗎?”

    趙雲喊來上井石久,詢問豐前的土地田租情況。

    這傢伙是跟在少弍景資身邊聽差使喚的,十分熟悉小倉城的情況。

    “少武大人,不……”上井石久開口後,忽然想到原來的守護是被趙雲打倒的,不該用以前的尊稱,可一時也找不到合適的用詞,只好含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