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平侯 作品

第1579章 計劃提前了

    首先是食物。雖然糧食儲備足夠,可是食鹽,蔬菜以及肉食還需要想辦法。好在他們就臨海而居。可以自己曬海鹽,捕魚。

    趙雲讓許儒、莊大志和李世昌等人組織剩餘的流民,在海邊捕魚,至於蔬菜卻不好弄,只好發動婦孺小孩去挖掘野菜。

    第二步是軍備。

    趙雲從明州帶來的張文星等一百多人,是他讓司馬衛幫他物色的火器作坊的匠人。目前形勢緊張,他還沒有時間和條件生產圖紙上的火器。所以,他要求那些工匠儘快製作常備的盔甲護具。

    不算禁軍,趙雲的作戰班底就這一千一百多人。這點人員,要想在短時間內形成戰鬥力,按照這個時代的訓練方法是不可能的。

    對此趙雲早有打算,他親自接管流民的軍事訓練,趙忠瑞、鮑鉞士、彭天旭和李飛揚四人,則被安排觀摩學習和管理軍事後勤事務。

    站在山坡上,鮑鉞士看著山谷裡此起彼伏的口令聲,和日漸整齊的腳步聲,十分懷疑這種訓練的必要性。

    他和彭天旭討論了幾次,彼此也說不清所以然,詢問宇文戰,對方也是知其然,不知道所以然。

    作為傳統官兵,他們都對於個人武藝頗為看重,不明白趙官人的用意。

    隊列訓練方式,對那些講究個人勇武的老兵而言,十分別扭,但是對於從未接觸過刀兵的淳樸百姓而言,雖然刻板,卻不難接受。

    趙忠瑞四人一開始還對那種強調步伐和隊列的行走感到好奇和不以為然。

    但是,十天之後,當那些列陣而行的農民人手一柄武器,或是長槍,或是朴刀,或是踏張弩和突火槍時,如牆如山般橫推而行時,幾人的臉色終於有了變化。

    所有懷疑趙雲練兵之法的老兵們全都失聲。

    當他們看到長槍兵隨著口令,同時刺出時,那一排排雪亮的槍尖,讓他們找不到可以躲避之處;當他們看到刀盾兵隨著口令,同時下劈手刀時,那一排排寬大的刀鋒,讓他們感覺到擋無可擋;當他們看到弩手和火器兵隨著口令,同時發射時,那砰然震響的弓弦和咔咔入耳的機括聲,令他們只想轉身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