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平侯 作品

第1554章 娘娘的主意

    不過,任何高利潤的事情,都伴隨著高風險。

    會票業務,最為致命的就是資金鍊斷裂,出現擠兌。

    所以,在自己擁有鉅額銀錢儲備之前,還是腳踏實地一步步地走,方才穩妥。

    軍餉的數量太大,太容易出事。先把會票網絡建立起來,其他的以後再說。

    趙雲收拾一下心情,和母親商量了一會。

    二人都覺得應該先把銀錢集中開闢銀錢運輸最頻繁的路線,如今看來,有兩條線最賺錢,一是臨安至重慶,二是臨安至廣州。

    臨安是總攬全國財政的,因為周蒙戰事,由戶部和兵部發往重慶以及周邊城池的軍餉數額巨大。

    而廣州是當今最大的國際貿易中心,連同東南亞、南亞和中亞的貿易,每年運送押解到臨安的稅額巨大,且距離臨安遙遠。會票的兌現期限可以提高三個月後,因此獲得的利益也是極大。

    趙王氏粗略計算出兩條線同時開啟的話,不算物流人工和店鋪擴建的費用,光是儲備金至少需要六到八萬貫。

    可是趙家目前現金流能湊齊的只有四萬貫。除非將其他生意停了,截留下來的流水能達到五萬貫。

    “我已經讓安慶的王汝斌在重慶那邊建立金銀鋪了。但是同時開通兩條線,手中的資金還是不夠。千羊在望,不如一兔在手。我覺得可以平江府,江陰軍,安吉州,嘉興,常州,鎮江六地的田地都賣了。變賣的錢財應該夠了。”

    提出賣掉田產,是因為趙雲想起賈似道在歷史上搞出的一個“公田法”。

    一年後,賈似道會頒佈此法,將平江府等六地的田地全部廉價收歸國有。

    他通過這種強取豪奪的方式,成功地解決了周廷因戰爭捉襟見肘的財政危機。當然,其中有多少落進他自己的口袋,不得而知。

    趙王氏想了想,點頭道:“行,我和你父親商量商量。”

    見母親不反對,趙雲心知此事基本就定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