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平侯 作品

第1150章 鐵騎出擊

    找到高桓權。

    最好是高桓權識趣,主動向大唐求援。

    他好名正言順御駕親征,領軍攻打東征高句麗。

    “世子。”

    “當然夠格。”

    趙雲斬釘截鐵說。

    世子。

    高句麗未來繼承人。

    但凡高桓權沒有做十惡不赦之事,沒有罄竹難書的罪行,臨時喪父,慘遭權臣通緝,總能獲得百姓樸素的同情,向大唐朝廷求救,必然給朝廷帶來巨大政治利益。

    唐軍抵達遼東,跨過遼河,乃不折不扣的王師。

    踏進高句麗,比直接東征所遇的阻撓肯定大幅減少。

    趙雲表情嚴肅提醒說:“陛下,蓋蘇文兵敗於唐軍之手,損兵折將,落荒而逃,卻率領殘兵敗將回京,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誅殺高建武,控制高句麗,說明朝廷小覷對方了。

    若戰,我建議大將軍掛帥,李績將軍為副帥。”

    高句麗城池眾多,高建武斥巨資修建千里防線,全為蓋蘇文做了嫁衣。

    相較於高建武的昏庸,蓋蘇文乃史上赫赫戰將。

    唐軍東征,斷不能輕敵大意。

    李世民品著香茶,白了眼趙雲,何時出兵,何人掛帥,他早有抉擇,拒絕趙雲參與東征事宜,聽聞趙雲建議李靖掛帥,而非建議他御駕親征,不由得內心生氣,擲地有聲說:“東征事宜,朕自有主張。”

    嗝。

    好心被當成驢肝肺。

    趙雲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沒有多說什麼。

    李世民執意東征,嘗試挽回殺兄逼父的惡名,旁人難以勸說。

    他支持東征。

    卻不希望李世民步楊廣後塵,或像歷史上打著仁義之師,王師的旗號,對高句麗百姓行仁政,慘遭高句麗兵勇,百姓耍的團團轉,最終首戰沒有取得多少戰果。

    氣勢冷凝中,李世民詢問:“朕聽說北伐中,西突厥派兵協助薛延陀部,你以為,東征時,他們是否會出兵助戰?”

    “難說。”

    趙雲淡淡的說。

    唐軍接連向西擴張,侯君集佔領高昌後,大唐疆域與西突厥各部接壤,雙方互為威脅。

    從古斯塔,阿曼達領兵助戰薛延陀部抵抗唐軍來看,西突厥已先發制人,有意削弱大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