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平侯 作品

第1784章 卜賣的背後(二)

    不知道“卜賣”職業的人,多以為他們能洞察先機,以此賒刀給百姓,等“卜卦”顯靈,就從刀具上多賺些錢,可是多數人對此還是報以懷疑態度的,尤其是那些看似不可能的、明顯有違常理的“卜卦”。因此,領刀的人還是很多。

    卦不靈,不收錢,卦顯靈,再收錢。

    這種靠著占卜來盈利的生意靠譜嗎?不少人認為,是否靠譜要看占卜人的道行,就如檀兒認為的那樣。

    其實,趙雲知道做生意的方式根本不靠譜。

    “卜賣”也壓根不在乎卦算的準不準。因為,所謂的“卜賣”壓根就不是為了賣東西,而是營造一種消費氛圍。

    趙雲能夠從卜賣“占卜”的外衣下,洞察到它在營造一個產品的消費氛圍,主要歸功於檀兒的那句話:讖語是不固定的,他們有時候……會說房價。

    通過提前判斷價格走勢,營造一種產品的消費氛圍,引導商品物價,從中取利,是後世一些房地產聘請專家預測和解讀行情的慣用伎倆。

    這一點,也可以用糧食市場來分析。

    比如說,一個大糧商手裡囤積了大量的糧食,他希望糧食漲價,就聘用了一大批“卜賣”,購進一批刀具,讓他們去百姓中派發,同時散佈一條“讖語”出去。

    “卜賣”說等糧食會漲價,等漲到一個高價位的時候,就回來收錢,百姓中就會傳開“糧食會漲價”的潛意識。

    於是,百姓都壓住家裡的糧食不動,等漲價。一旦這種行情在一個地方蔓延開來,給市場造成一種糧食緊缺的假象。大糧商開始以略微高出當前市場的價格拋售糧食。而民間為了來年賺取糧食差價,大量購進糧食。

    實際上,“卜賣”就是一種“操縱市場”的行為。而卜賣者就是大商人用來操縱市場的一個組織。

    卜賣”口中的讖語是不固定的,他們有時候會說糧價,有時候會說布價,有時候甚至會說房價,每一種商品的背後就是大商人或一個商人集團,每一個讖語的散佈背後,都是一場市場價格的操縱行為。

    年前在臨安“卜賣”者說,半年後臨安的糧價要跌兩成。是為了讓市場糧價大跌,方便幕後的大糧商低價購買,囤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