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與夏 作品

第396章 橋樑

    協和的進修團因為準備充分,很快進入狀態,像普通的進修醫生那樣,研究病例,跟手術,聽楊平講課。

    尤其宋雲,簡直到了偏執狂的地步,生怕漏洞技術細節,楊平每一句話要記下,手術每一個步驟都不眨眼睛。

    綜合骨科目前的病種涉及骨科每一個亞專科,都是高難度高風險的,大部分是別人不願意收的。

    科裡的手術,一般不是特別難的手術,比如麻花球摺疊脊柱畸形之類的,宋子墨能夠勝任。

    徐志良進步也很快,但是和宋子墨比較,還是有很大差距,他在奮起直追,希望能夠像宋子墨那樣獨當一面。

    在綜合骨科的獨當一面,跟其它科室完全兩碼事,在這裡獨當一面的人才,放到哪都是頂樑柱。

    為了給協和的同行更多觀摩機會,這段時間楊平主刀手術較多。

    夏院長和韓主任正在商量將綜合骨科升級,變成綜合外科,另外設立一個外科研究所做配套。

    這種做法在全國的大醫院是從沒有過的事。

    倒是一些小醫院,鄉鎮醫院和縣級醫院,分科不是很發達時,就分成內外婦兒五官,一個外科打天下,管它什麼腦外、胸外、普外、骨科,都是一個外科,從頭到腳的手術,醫生通吃。

    但是這些基層醫院所做的手術有限,一般是簡單手術,稍微難點的往上級醫院轉,所有掌握手術也不難。

    到了三甲教學醫院,尤其全國頂級醫院,要求專精,自然形成了分科,醫院越大,分科越細。

    現在,要在三博這種醫院設立綜合外科,很多人反對,認為不倫不類,讓人家笑話,哪有三甲教學醫院的外科醫生做通科手術的。

    夏院長不管那麼多,反覆分析醫療衛生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認為在理論上成立綜合外科沒有障礙,關鍵是這個外科的成立要有意義。

    對於楊平這種天才人物,必須給他一套獨立的大平臺,甚至以後要建立院中院,讓他充分發揮才華,才能留住這種特殊人才。

    在會議上,夏院長力排眾議,將這個事情定下來,他計劃將綜合骨科那棟樓,一共八層,全部撥給楊平,做綜合外科。

    原來的骨科實驗室搬出來,搬到醫技大樓,綜合外科大樓內專門成立一個實驗室給楊平用。

    楊平跟夏院長承諾,科研基金,不需要醫院一分錢,也不需要國家一分錢,他自己籌集。

    但是需要夏院長建立一套接受捐助資金的合法程序,讓實驗室具備接受捐助的資質。

    因為醫院接受捐助有一套複雜的程序,需要夏院長從行政上打通流程。

    將三博建成全國一流的醫院,幾年前,夏院長已經覺得力不從心。

    但是現在,建院時那股雄心又開始燃燒,以綜合外科為基地,以點帶面,將三博帶入全國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