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與夏 作品

0126章 十五度

    ()        調整十五度,與神經根呈七十五度角,小了會滑動,大了無法置管。

    楊平計算出的這個角度,不是信口開河,而是觀察蘇南晨模擬穿刺得出的精確角度。

    系統超級培養計劃,對楊平構圖能力的培養,讓他無論是大腦還是雙手,精確度都提升了不少,這種精確度不只是機械的測量,而有細膩入微的感覺。

    與神經根呈七十五度穿刺,也就是從垂直往下調整十五度,怎麼可能如此精確?蘇南晨心裡納悶。

    導航的精度可以精確到零點幾個毫米,但是那只是理論精度,三維重建圖像本身會有一定的失真,參照點也不是百分百位置準確。

    就像狙擊槍有效射程兩千米,並不表示,兩千米之內就一定能夠擊中敵人,影響的因素太多。

    “只要與神經根成七十五度角,就一定可以成功。”楊平再次低聲提醒,語氣肯定。

    蘇南晨沒有多少把握,做不到這麼精確。

    他又嘗試幾次,要麼針尖滑開,要麼就無法置管。

    蘇教授也看到問題所在,穿刺針是硬的,導絲是彈性的,方向不是最佳,就無法突破粘連,這要求的手感已經非人力所為。

    “不必要求完美,穿刺成功後,直接置管,二十四小時後再注藥,微導管與周圍的神經鞘膜會形成生物封閉,出現滲漏可能性非常低!”蘇教授讓蘇南晨儘快結束手術。

    不必拘泥一百分,八十分也是一種成功。

    如果穿刺成功,直接置管,微導管也是留在神經根鞘管裡,但是留的距離很短,有可能會藥物滲漏,還有可能病人活動時,微導管退出。

    雖然可能性非常低,但還是存在這種可能性。

    蘇南晨不想放棄,想再多爭取二十分,達到一百分。

    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病人,能夠一百分,絕不九十九,這是他的理念。

    “你有把握”蘇南晨問楊平。

    楊平點點頭。

    兩人簡短的對話,交換眼神,便轉身,背對背交換位置。

    蘇南晨鬆手,楊平接過露出體外的穿刺針手柄。

    穿刺針有兩根,一根粗的,負責在骨組織上開出隧道,一根是細的,從粗針的鞘管內進入,負責對神經根鞘膜進行穿刺,最後微導管套著導絲才從空心細針裡穿過,進入神經根鞘管內。

    楊平握住手柄,手裡的細針捻動,尋找感覺,頭腦中的動態三維解剖圖呈現出來,一點一點完善細節。

    手中的針,也出現在大腦中,與神經根的關係比導航更加逼真。

    細針調整方向,以七十五度夾角,刺入神經根鞘管。

    蘇南晨遞來微導管,裡面穿有導絲,從空心針進入,五毫米,一釐米,三釐米,順利進入,沒有任何彎曲。

    這意味著導絲和微導管已經順利突破粘連,進入了神經鞘管,而且深入了三釐米。

    椎弓根骨性隧道里的球囊充氣,固定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