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思特杜 作品

第1077章 首演

    結果總算不錯。

    甚至,約瑟夫·沃爾普當然也希望這會帶來某些改變。

    要知道,大都會歌劇院主要上演的歌劇,其實類似於中國的京劇,都是‘國粹’級別,但也都逃不脫越來越曲高和寡的宿命,現階段大部分觀看歌劇的觀眾,除了來紐約旅遊順便看一場的海外遊客,就是大批的銀髮族,年輕人很少。

    今晚的這場表演,因為某個年輕大亨的緣故,卻是例外。

    開演之前約瑟夫·沃爾普悄悄觀察過,現場將近4000名觀眾,慕名而來的年輕觀眾可是佔了大半。

    如果這種情況能夠持續下去,也就是票價提升50%,觀眾群體又後繼有人,約瑟夫·沃爾普做夢都能笑醒。

    可惜這些都只能在夢裡想一下。

    就說這次表演,計劃一共只打算在最熱門的12月到明年1月兩個月時間上揚9場,這其實是大都會歌劇院每年兩百多場演出均分到二三十部劇集的平均水準,但,結束之後,可以說這是個不錯的開局,但也就戛然而止。因為約瑟夫·沃爾普根本找不到可以接替的節目,某個年輕大亨也完全沒有讓這支團隊常駐的打算,歌劇院只能迴歸傳統。

    總之,就是曇花一現啊。

    眾人聊著已經進入後臺,發現這邊忙而不亂,大批工作人員都在井井有條的幫忙給舞者卸妝以及整理各種道具。

    跟隨進入後臺的一些媒體人本來對這次表演使用的各種中國樂器很感興趣,結果發現所有樂器都第一時間被收進了專業的收納箱中,想要體驗一番都不可能,對此作為總經理的約瑟夫·沃爾普也只能再次苦笑解釋。

    答案很簡單貴。

    不只是樂器,舞者們的服裝和首飾,乃至一些舞蹈所使用的道具,都非常昂貴,以至於國風藝術團這邊甚至不放心劇院的工作人員幫忙,都是自己親自整理。

    約瑟夫·沃爾普個人對此甚至有些羨慕嫉妒恨。

    要知道,作為劇院管理者,約瑟夫還要負責一些歌劇的籌備,這個演出季,因為給一檔原創新歌劇投入了19萬美元的道具佈景開支,約瑟夫就遭到了董事會的詰問,認為過於浪費,而這場表演的舞者們所使用的各種道具……好吧,只說其中一方古琴,據說是真正的中國古董,價值就超過30萬美元。

    只此一斑,就可見這場表演背後到底花費了多少人力物力,完全不計成本只追求盡善盡美,結果不轟動才是怪事。

    絲毫沒有意外,第二天,關於國風藝術團這場演出的新聞迅速展開。

    邁克爾·莫頓在自己《紐約時報》的專欄上盛讚這次演出是‘一場完美、精湛、迷人、優雅的視覺盛宴’。

    此外,紐約的《紐約郵報》、《紐約日報》、《每日新聞》乃至東海岸周邊其他諸如《波士頓環球報》等重要報紙都陸續對這次演出進行了報道。甚至還有一位在facebook上積累大批粉絲的百老匯劇評人直接發了一條博文,聲稱自己‘對西蒙·維斯特洛能夠擁有這樣一支舞者團隊充滿了嫉妒’,算是點破了國風藝術團的背景,而這條博文不僅沒有遭到限制,還得到了推廣,一時間國風藝術團變得更加眾所周知。

    緊接著,消息還傳回了中國。

    國風藝術團的《詩經》主題演出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引起轟動的消息,直接登上了最大頭的某份報紙,並且得到了央視的關注,這次可不同於陳晴悄然運作的簡欣兩女的那次採訪,而是央視主動表示了興趣,要求駐紐約這邊的記者予以跟進。

    隨著這場表演的名聲迅速傳開,隨後場次的門票,變得更加一票難求,甚至成為百老匯票販子們的炒作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