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898章 蘇頌的態度

    蘇頌卻認為此案疑點不少,首先就是殺人動機。

    婆媳之間有什麼矛盾,能使媳婦動意謀殺婆婆?李氏的供稱,是想借此讓陳世儒“丁母憂”,不願意讓丈夫在那遙遠偏僻的山城小縣繼續做官,希望他回京團聚。

    這個理由很牽強,也很重要,這涉及到陳世儒知情不知情的問題。

    實際上大宋官員要想不去地方赴任,有一萬種辦法。否則蘇油當年在夔州,如今在交趾,也不會那麼苦逼,面臨手底下人手不足的局面。

    要團聚的話,陳世儒也可以將李氏帶著赴任。

    退一步講,李氏真的慫恿傭人去殺婆婆,找一兩個傭人密謀似乎可以理解,但是當那麼多傭人的面說出這種“計策”,似乎也有些失智。

    而且一屆女流,膽子似乎也太大了點。

    最大的可能,是有人暗中指使,家主陳世儒。

    這個李氏的來歷也不一般,陳世儒是陳執中的兒子,而李氏,乃當朝天章閣待制李中師的女兒。

    而李中師,又是老宰相呂夷簡的孫女婿,換句話說,現在的同知樞密院事,呂夷簡的兒子呂公著,是李氏的叔公;李氏的母親,是呂公著的侄女。

    因此案件雖然還在調查,京中已經流言四起。

    雖然現在還沒有證據指向陳世儒,證明是他的授意,但是大宋人對這樣的事情是深惡痛絕的,加之又出在豪強之家,一時間大有不殺陳世儒不足以平民憤的趨勢。

    而蘇頌卻要堅持原則,於是京中又開始有蘇頌意圖接受權貴幹請,為陳世儒脫罪的流言。

    下頭的人已經有些扛不住了,這段時間開封府的人出門,幾乎就是人人喊打的行情。

    司理參軍很委屈,府尹這是在跟大家過不去,也是在和他自己過不去,非要把案子辦到無可挑剔,何必呢?

    如今汴京城流傳著一種說法,富貴人家這種狗屁倒灶的事情多了去了,拖十個出來全剁了,可能裡邊有冤枉,但是隔一個剁一個,絕對會有漏網。

    這種說法很可笑,因為它本身完全來自臆斷胡猜,然而偏偏很有市場。

    見到蘇頌入衙,參軍上前:“大尹,如今都下流言可畏,這樣下去,不好措置啊……”

    蘇頌看了他一眼:“法不因人而寬,事不因情而異;法以公平為上,事以求實為先。”

    “諸君只要執法嚴明,量刑出以公心,就一定能辦好此案。”

    司理參軍繼續彙報說:“陳妻李氏雖怨恨其母,但並未明言用毒。又不曾親自加害,按法不當處死。陳正儒不知此事,更應從輕懲處。”

    蘇頌搖頭:“這個推理不妥,推鞫不細。”

    “陳李二人若不知情,為何葬禮如此草草?就算事前不知,事後也不知?如果知曉,為了所謂世家體面,就敢包庇下如此逆倫大案?前後供詞,因何都規避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