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800章 內奸

    其後不知道什麼原因,和弟弟李常憲一起淨身成為太監。

    李乾符有道三年,李常傑被召入皇宮,擔任侍禁及黃門祗候。

    李聖宗時,李常傑積功晉升為太保。

    彰聖嘉慶三年,李常傑調任為清化、乂安等地察訪使,鎮壓當地的芒族動亂。

    天貺寶象二年,因“占城國常來騷擾”,李聖宗親征占城。

    交趾軍在李常傑的指揮下,戰事相當順利,節節擊敗占城軍。

    占城君主律陀羅跋摩三世兵敗逃走,同年五月,被李常傑在真臘界內俘獲。

    占城王只得求和贖罪,割讓了地哩、麻令、佈政三州給李朝。

    其後占城陷入內亂,律陀羅跋摩三世投奔李朝。

    太寧四年,李朝派李常傑率兵南下,以扶持律陀羅跋摩三世復位為藉口,再次攻擊占城。

    這一戰打了個平手,但是交趾作為進攻方還是佔了大便宜,掠奪了大量人口移居到當時交趾佔領的地哩、麻令、佈政等地。

    可以說,李常傑戎馬生涯四十年來,從未打過敗仗,堪稱交趾軍神。

    如今竟然敢發起對宋朝的攻擊,而且,戰而勝之,擴地三州八百里!

    宗亶對李常傑佩服到了極致:“太保神威蓋世,連下三城,此番回去,王上必定大加獎掖。”

    李常傑微微一笑:“回去,為什麼要回去?廣源州儂蠻久不服王化,如今心膽皆破,而且大宋的桂州,似乎還沒有什麼動靜。”

    “宋朝的反應,太慢了。我們還能繼續擴大戰果。”

    說完轉身對身邊一位儒生說道:“徐生果然是人才,如非你獻計,邕州城旦夕之間,還難以攻破。”

    儒生乃是宋人,出生嶺南,名叫徐百祥。

    徐百祥早年也曾十年寒窗,飽讀書史,頗有些才學。

    誰知時乖命蹇,與張元吳昊一般,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卻屢試不中。

    年華老去一事無成,滿腹經綸沒有用武之地,漸漸怨天尤人,滿腹怨氣,認為宋朝皇帝和官吏有眼無珠,不識賢才,耽誤了自己大好前程。

    熙寧二年開始,徐百祥聽聞宋朝和交趾國關係緊張,心中產生了一個罪惡的念頭。

    於是他提筆給交趾國王寫了一封信。

    “大王先世本閩人,聞今交趾公卿貴人,多閩人也。

    百祥才略不在人後,而不用於中國,願得佐大王下風。

    今中國欲大舉以滅交趾,兵法有先聲奪人之心,不若先舉兵越境,百祥請為內應。”

    李常傑與徐百祥多次交通消息,覺得其人可用,說得也非常有道理,於是突然興兵,果然打了大宋一個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