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544章 均輸法的弊端

    用不了多久,官員們就會想出很多辦法來吃肥自己——折錢過重,折錢不均,錢米並徵這些現象就會接踵而來。

    比如欠收米貴之際,官府本應當收錢不收米,可要是收錢的折價,比當地糧食的實際市場價還要貴呢?

    比如後來江南西路鬥米四十五,政府收購穀米和糶價為五十,而命百姓折錢納賦的時候,高達鬥米九十!整整翻了一倍!均輸折錢,還不如就地買糧納糧!

    然後發運司很快會變得腐敗,比如東南上供糧食,均輸本來只應該是賦稅的有效補充,然而發展到後來,只要轉運司上繳的租賦糧食一日晚到,發運司就會拒收。

    然後從自己倉庫裡以均輸的名義發往京師,美其名曰以入糶補租賦之不足,然而其所定價格,甚至能高出市價幾倍之多!

    這個操作過程中,發運司實際上用的是豐年積蓄的舊糧,並未支付給農人錢鈔,緊接著就會帶來一個巨大的經濟危機——東南錢荒!

    這個問題用不了多久就會凸顯出來,宋朝很快就會變成以入糶代替租賦的國度,原因只有一個——官員們有利可圖!

    與之相應的,是漕運,漕倉等國家稅收制度的敗壞,以及花石綱等諸多名目發綱的誕生,等到不懂經濟的蔡京蔡豫大一上場,在經濟危機下再濫發鹽引敗壞有價證券的信譽……

    事情真到那一步,大宋就基本沒救了。

    想到這裡,蘇油不由得心裡一陣陣發寒,趕緊給王安石寫信,將這些事情一一點了出來,然後告訴王安石,千萬千萬,一定要開章明義,說明均輸只是租賦的補充;

    還有就是為了避免引來奪商賈之利的非議,解鹽股份一定要處理好,並且在律文序言裡,一定要說明大宋《均輸法》,與桑弘羊那倒黴的《均輸法》的區別;

    其三,強烈建議《均輸法》,只涉及國計民生中最重要的糧食,改革之初,不要涉及過多輸糶種類,只解決特定問題就好;

    最後,各地糧價的監控一定要有有效舉措,而且必須明確到新法條文裡邊,決不能在今後出現價格倒掛的現象。

    想了想還是不放心,告訴王安石這個東西需要數學專才參與,需要能力之輩執行,我這裡給您老推薦兩個人——沈括沈存中,章惇章子厚!

    汴京城,王安石宅。

    王安石,呂惠卿,王雱,正在閱讀蘇油的來信。

    王安石感慨道:“蜀學精細純三路,有些門道啊,新法後續推演,絲絲入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