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456章 高塔大殿

    六匹良馬的第一代後代,已經運到了這裡,它們也要在這裡形成種系,還要和當地良種雜交,爭取形成適應地方使用的大牲畜。

    這樣的養殖方法,極大的解放了人力物力,如今的大牲畜,都不用翻山越嶺,而是直接通過大路趕往嶲州上船,過河到對岸的宜賓,或者水運到眉山,夔州。

    雖然已是冬日,但是牲畜們依舊膘肥體壯,工人們正在草場圍欄上,收穫今年最後一批羊毛。

    山坡上層層疊疊的房屋,十年來又擴大了不少,如今這裡已經巍然成為一座巨大的山城。

    山頂上修建了巨大的山塘,幾乎就是一個湖,提供足夠全城的飲用水。

    湖畔有一座高高的佛塔,塔頂和每一層護簷,都鋪設了青綠色的琉璃瓦,每個護簷的飛角上,都掛著一枚精緻的銅鈴。

    祭殿,就在高塔之下。

    塔內的鐘聲悠揚地響了起來,蘇油一行人在石頭城門處下了馬。

    石頭城門已經經過改造,城頭上還建起了門樓,巨大的橫匾掛在門樓之下,上面寫著三個大字——歸德門。

    城門上,鑲嵌著一塊新打造的石頭匾額,同樣是三個大字——樂於縣。

    蘇油能認得出來,這是範先生的筆跡。

    城門兩側的牆上,也鑲嵌著同樣石料的巨型浮雕,一邊兩人,是金剛造像。

    伴著悠揚的鐘聲,赤尊帶領眾人,開始徒步上山。

    青石臺階明顯經過拓寬,這是山城的主幹道。

    城中居民們,全都湧出到道路兩側,頂禮膜拜。

    過了山城高處的防禦使司衙門,青石板路就變得清幽起來。

    再往上行出百十來步,一汪清澈的人工大湖石堤一側,是一個恢弘的建築群。

    建築群外,是青石鋪就的小廣場,擺放著巨大的鑄鐵香爐,鑄鐵香案。

    紅牆琉璃瓦頂的院牆大門下,一邊列隊站立著身穿襴衫的學子,一邊列隊站立著身著紅衣的佛徒。

    如今的祭殿,已經成為集一所儒學和佛學巫法於一體的學術場所。

    二林的巫法,在龍昌期的思想影響下,已經如藏傳佛教,大理洱源佛教一般,漸漸與佛法融合為一體。

    蜀學吸納了佛學的很多理論和觀點,除了繼承其因明學的基礎,發展出辯證法之外,思想上也有所借鑑。

    蘇油曾經引用關中古文大家,連歐陽修都受其文風影響,曾經也知過渭州的的前輩尹洙的的論述,來解釋為什麼蜀學論尊崇孔孟的同時,卻不甚排斥佛老。

    蘇油贊同尹洙的觀點,認為佛氏的“博愛”是和儒家的“仁義”是相通的——“樂於佛氏之說,非取其所謂報施因果,樂其博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