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453章 銅礦

    蘇油說道:“除了生意,別的都不用做。楊家可以給我們提供勞力,日常所需的糧食,肉蛋菜蔬,這些都隨行就市。高家為我們提供運輸的車船,水陸道路保障。”

    “酋望,高家選擇和大宋合作,成效如何應該有所得見,西大理其實也不是不能走這樣的路子。”

    楊允賢問道:“老夫就託大叫一聲明潤了,明潤啊,你是看上了什麼礦藏?”

    蘇油說道:“當然是銅。我接下來要知嶲州,沒有亮眼的政績,怎麼升遷?”

    “讓四通商號幫助弄棟發展銅礦,統一運輸到嶲州進行集散,要知道這可是大宋最急需的金屬,這樣的政績,朝中大佬們不得不另眼相看。”

    楊允賢有些熱切了,如今楊家勢弱,說白了就是高家搭上了大宋的關係,可現在看來,大宋也不是隻有高家一個選擇,自己也行啊!

    就聽蘇油說道:“有了弄棟府這個非戰區作為緩衝地帶,有了商業合作,再有什麼事情,大家就可以坐下來慢慢談,而不是現在這般,動不動就刀兵相見。”

    “當然,為了保證商人們的收益,你們兩家應該允許商人們自發組織一支武裝,就叫護礦隊吧,這支隊伍是象徵性的,人數不多,我覺得六百人就夠了,他們只保障大宋商人在弄棟府的資產不受侵犯,這其實也是保障大家的收益。酋望覺得如何?”

    楊允賢問道:“明潤,這收益,大致能有多少?”

    蘇油笑道:“這個得看銅礦的產出了,不過四通商號做慣了大事,如現今大理境內這般小坑小冶是看不上眼的……嗯,我們先期可以投資十五萬貫,並在三年內增加到三十萬貫,產出收益嘛,我的希望是,月產精銅……五萬斤起步吧。”

    後世清代滇銅年產上千萬斤,其中南銅四成,北銅六成。

    而北銅的產地,主要就集中在楚雄和昆明以西,剛好就是如今弄棟府所在範圍。

    以眉山十年發展,開採冶煉技術造已經不下於清代乾隆年間。蘇油樂觀估計,等到銅業全部建設起來後,年產百萬斤應該問題不大。

    這些銅雖然和大理四六開,但是絕大多數的最終流向,肯定還是大宋。

    幾個大銅礦的礦脈,四通商號其實早就派人測量清楚,已經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能幫助大宋解決部分錢荒問題,這份功績,不會比平西夏差上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