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436章 必須姓蘇

    出安撫陝西,請城古渭,通西羌唃氏,畀木徵官,以斷夏人右臂。”

    ……

    上一次被朝廷安排知夔州,只有乞第龍山這傻大個認為是衣錦還鄉,捱了眾人一頓飛踢。

    不過這次蘇油被安排知嶲州,那就不一樣了,人人都知道,這是朝廷酬謝他渭州大捷的功勞。

    二林,江陽,是古代越嶲郡所在,因此江陽城更名為嶲州,治下有二林縣,囤安軍,江陽城三處。

    囤安軍,又分為樂於、新定、新興三縣,用的是後晉時留下的名字。

    瀘州治下,從長寧軍節度恢復漢唐時候的瀘川、富義、江安、合江、綿水五縣。

    夔州,地方狹長,只將木葉蠻舊地置縣,增設狼狫軍,治所升木葉縣。

    之前原地的官員,相應改職,各有升賞。

    西南蠻的改土歸流,正式完成。

    與此同時,還有囤安軍,控鶴軍,瀘州蠻,狼狫軍的相關指揮將領的升賞。

    最隆重的賞格,就是賜姓!

    朝廷還特意徵求夷人的意見,你們想姓什麼呀?

    乞第龍山想姓姚,因為他和姚兕是鐵哥們兒。

    然後蘇油說你要想好了,漢人風俗同姓不通婚,這娃才委屈地選擇了姓範,不過不是范仲淹的範,是吃飯的飯。

    這是窮怕了。

    蘇油翻著白眼給他改了,給朝廷的奏表中說乞第龍山忠勇憨直,仰慕範老子鎮守西疆的事蹟,羌笛悠悠霜滿地,將軍白髮征夫淚一通藝術加工,最後就這麼愉快地定了下來。

    阿囤部則改姓了蘇,不過表文是阿囤元貞親自代撫遠大將軍寫的,文辭委婉練達,華麗優美,通篇沒有提到眉山蘇家一個字。

    說是大將軍一直仰慕唐朝名將蘇定方,故而給自家大哥取名為烈,蘇烈雖然投靠太宗晚了一點,但是後來徵突厥、平蔥嶺、夷百濟、伐高麗……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

    總之就是我們阿囤部的典範,我們一定努力學習蘇前輩的光榮事蹟——來之能戰,用我必勝!

    這個偶像找得要多貼切有多貼切,文中忠烈之氣可謂貫表天日。朝廷收到奏表都驚著了,撫遠大將軍真特麼是夷人?如此精緻的馬屁,不是我大宋讀書人誰想得出來!

    姓蘇!必須姓蘇!

    ps:推書《在羅德島打工的幹員》,故事的展開方式很好,就是還是幼苗,反正老周看得挺起勁的,其中種族名稱的來歷很讓人好奇,好在作者在本章說有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