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1601章 代筆

    章惇都氣笑了,既然知道是這樣,那不正該修建這條鐵路,加強運輸能力,在遼人還在保州城外的時候就跟他們死懟?

    到時候保州可以短時間內聚集真定的糧儲、邯鄲的鋼鐵、大名的武器,相州的牛馬,將是何等的雄壯,怎麼能老想著捱打呢?

    一里鐵路需要十五噸鋼材,保定到開封一千里,磁州到大名一百五十里,這兩條鐵路,光鐵軌的成本都將高達七百萬貫。

    雖然蘇油所選的線路非常精妙,除了磁山到磁縣那一段稍微有點山,其餘都是平野,但是工程整體造價也需要一千兩百萬貫左右。

    還有一件事情就是銅,太原到真定不過四百里,蘇油卻要讓太原銅南下一千里到開封,然後扣除當年正繳的銅額外,剩下的差額從海州新港的日本銅里扣除出來送至大名,這個圈子繞得可就大了,而且給朝廷還增加了不少的麻煩。

    就在章惇正要上頭爭吵的時候,殿內突然響起“鐺”的一聲,群臣心中頓時一震。

    趙煦的撲克臉配上小錘金鐘,簡直絕了,都不用說話,都讓群臣感覺到了什麼叫做“不怒自威”。

    就聽趙煦緩緩將木槌放下:“司徒曾經說過,有理不在聲高。大家各言利弊,言盡了,道理就出來了。”

    然後才對章惇點頭:“章卿繼續吧。”

    那次朝見下來,章惇就對著呂大防感慨:“此真吾主也。”

    不過趙煦心情好,不見得漏勺心情就好,在紙條上寫了兩個字推過去——“別鬧”。

    一會兒紙條又過來了——“還在鬱悶?”

    紙條又過去了——“就想不明白我爹怎麼察覺的。”

    漏勺如今也開始學習做詩了,蘇油的政論詩堪稱宋朝一絕,子承父業,蘇油就給漏勺佈置了用詩歌評論古今人物的作業,定期上繳。

    漏勺前段時間沉迷於製作滑翔機,都沒怎麼錘鍊,導致詩作品質下降。

    最近一次寄去大名的詩,蘇油看過之後回信,說寫秦始皇、胡亥、李斯、劉邦的都不錯,但是最好的還是寫項羽那首,不過只有一個問題,就是那一首是代筆,不能算數。

    那一首的確是代筆,漏勺的小師妹心疼師兄,幫他寫了一首,可漏勺怎麼都想不明白,父親是如何分辨出來的。

    其實蘇油收到信的時候都氣笑了,臭小子在裡邊夾著一首“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當我傻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