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1546章 金殿捉婿

    我大宋如今終於不再缺戰馬了!

    巢谷此行還帶來了秉常的遺子寧夏郡王乾順。

    乾順到今年已經六歲,一直由養父母郭二蛋和文殊奴撫養。

    巢谷給他開了蒙,高滔滔有詔要給乾順找最好的老師,因此也得來汴京就讀皇家慈善一小。

    金殿上,已經長成的大宋英俊青年的李乾德身著新科進士的綠袍,帶著身著小襴衫,小秀才模樣的乾順,對著趙煦和簾後的高滔滔行禮,一大一小兩個郡王,看上去完全就是兩個純粹的漢人。

    遼使在一邊默默觀禮,不知道心中有何想法。

    李乾德是王爺,理論上當是紫袍金帶,但是在大宋進學多年,一直是陳昭明的學生,今年更是放棄了自己的身份,連朝廷給官員子弟和宗室安排的鎖廳試都不願意參與,跑到開封府衙門找到錢勰,要求參加正規的科考,以功名入仕立身。

    好死不死,錢勰自己本身就是錢王后代,世襲的侯爺,然後靠著讀書科舉的優良成績硬邦邦地入仕,對李乾德的志氣大為欣賞,認為小夥子你很有老夫當年的風采。

    如此大事,愣是就敢不通報給朝廷知曉,隨手就準了李乾德所請,還親自給他填放了考舉的浮票。

    今年參加科舉考試的人太多了,李乾德便混在裡邊一路過關斬將,直到最後在殿試時才被打醬油送溫暖的趙煦發現,回去稟報了高滔滔。

    趙煦在六歲到十歲期間也是長期跟著扁罐漏勺椅子他們廝混的,對於陳學士身邊這位沉靜淡然的哥哥頗為熟悉。

    高滔滔也是大驚,交趾郡王竟然這麼有骨氣?而且還考中了?!

    因為理論上只要過了禮部試,就不會再在殿試刷落,李乾順能入殿,一個進士功名已然到手。

    事後禮部上呈前十名的試卷,李乾德的名字又赫然在列!

    高滔滔認真看過李乾德的殿試卷之後,大加讚賞,和原定第三名的孫勰換了個順序,點成了元祐二年的探花。

    然後轉頭就以一副用好同學做例子教育孩子的家長的語氣教育趙煦,看看人家交趾郡王,這才該是你的榜樣!

    行禮完畢,李乾德站在殿中,氣度謙隱,神色淡然,活脫脫一個小陳昭明的模樣。

    高滔滔在簾後看得喜歡,不禁問道:“郡王多大年紀了?可曾婚配?”

    李乾德臉上紅了一下:“回稟陛下,小臣今年十九,尚未……尚未婚配。”

    高滔滔的話音裡就露出欣悅之意:“那可真真兒太好了……”

    我靠老太太這是要玩榜下捉婿的路數!大宋人哪怕貴為太皇太后,也免不了此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