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1475章 定諡

    老百姓、士大夫、太學生和廣大官吏,紛紛投書,不能忍!

    先帝哪裡配不上這個神字?司馬學士和蜀國公是吹毛求疵,是敲開雞蛋找茬!

    元豐盛世是什麼樣的局面?世界上可曾有過年入兩億貫,國庫存餘六千萬貫的國家?

    還有新宋洲、東勝州的大發現,你們憑什麼不算到先帝的功業裡邊去?!

    日行千里的火車、日織千匹的毛紡廠、你們憑什麼不算到先帝的功業裡邊去?!

    一戰平滅西夏五十萬的大勝,縱觀歷史,有過幾場?

    四夷賓服,五洲來朝,你們憑什麼不讓先帝做神宗?

    不行,就必須是神宗,否則我們不答應!

    高滔滔收到司馬光整理出來的百姓和各路官員意見,感動得結結實實地痛哭了一場。幸好立的是趙煦,否則的話,後果委實難料。

    公道自在人心!那就神宗了!

    最終定下《神宗諡議》:

    “粵廟號之建久矣,其間聖賢之君作,而應天下之治者多矣。

    然未有以神為號者,抑神也者,妙萬物以為言,而難其稱歟。

    抑天之所啟,以配大行之廟乎?

    書載益稱堯德。曰乃聖乃神,乃武乃文。蓋聖神所以立道,文武所以立事也。

    大行皇帝尊諡,自天錫之曰英文烈武聖孝皇帝,廟曰神宗!”

    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廟號這個禮制,其歷史已經非常久遠了。

    中間華夏也曾出現過不少聖賢之君,做到了天下大治,可從來沒有過哪位君王,是以“神”為號的。

    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神這個字,按照莊子的解釋,是“妙萬物以為言”,也就是說,能夠成為萬物的代言者,方可稱為“神”。

    哪怕聖賢之君,都極難做到能夠與這個號相稱。

    這或者就是上蒼屬意,特別留給我們大行皇帝專用的吧?

    歷史上稱讚堯帝,是既神且聖,乃武乃文。

    神、聖這兩個屬性,讓堯帝為天下樹明瞭道德;

    文、武這兩個屬性,讓堯帝使天下臻達了大治。

    (因為大行皇帝也做到了這幾點),所以他的尊諡,是來自上天的賜贈!

    ……

    己酉,以秘書少監劉摯為侍御史。

    劉摯上臺第一件事,就是鬧著人數太少,權力不夠:“伏見諫官止有大夫一員,御史臺自中丞、侍御史、兩殿中,法得言事外,監察御史六員,專以察治官司公事。”

    “慾望聖慈於諫院增置諫官員數,本臺六察御史並許言事,其所領察案自不廢如故。所貴共盡忠力,交輔聖政。”

    蘇油和章惇立刻狙擊,劉摯此論,大違先帝遺意。

    先帝元豐改制,第一件事就是臺諫分立,御史臺掌察事,諫院掌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