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1400章 決議

    “青唐四州之地,心牟欽氈守青海,而收蘇南黨徵之子;溫溪心藺逋比守邈川,而生死不知;魯尊守廓州而斷河梁;結藥密守積石而遣子入宋。”

    “這已經是分崩之局,卻非大宋挑撥;如董氈的確身死,我亦非招降納叛。而河源動搖,河西鼎沸,大宋即便不想幹預,也不得不干預。”

    “此乃事機牽引,局面自成。我大宋不管怎麼做,都比什麼都不做要好。”

    “當務之急,應立即派遣三路使臣。”

    “其一往邈川,安撫藺逋比以及青唐群臣,收集證據口供,確定是否真實。”

    “其一往青唐,表明朝廷態度,驗證董氈是否已亡,如果已死,還要檢查死因。另外需要讓阿里骨交出溫溪心、覺勒瑪斯多卜父子,交出夏國公主。”

    “其一還要派往寧夏,安撫八姓舊部。”

    “這麼多大臣控訴阿里骨,所謂千夫所指,無疾而終。為了防止阿里骨胡來,還需要以大兵臨境,以備不測。”

    “可命熙河經略使李憲、知蘭州王文鬱,河西節度節度使巢谷、知涼州劉昌祚,整軍待命。”

    “一旦阿里骨之罪確實,即立藺逋比為青唐主,以青唐眾臣為導,擒阿里骨及其黨羽,送之闕下,宣罪而誅!”

    章惇卻不以為然:“青唐蠻夷,常乖教化,有此禽獸之行,何足為怪?”

    “哪裡很麻煩?既然敢做,就要敢承擔罪責!命河西任遣新軍兩部,由使臣代領,入宣其罪,屠其部眾,傳首四州,改立藺逋比為主可也!”

    大宋拿住了道義之後,朝堂裡的主戰派立時就佔了上風。

    趙頊說道:“其餘兩路好說,入青唐這一路,誰為使臣較好?”

    蔡確立即拱手道:“臣以為蜀國公恩威皆重,如果他入青唐,事如反掌耳。”

    “不可,萬萬不可!”卻是王珪出列:“蜀國公乃我朝重臣,殺雞焉用牛刀?萬一有失損折了威望,反而讓蠻夷看輕我大宋。”

    “正是!”王安禮也出列:“蜀國公國之柱石,西北衡鈞,如今豈可再容輕出?河西陝北,人才濟濟,臣請以趙禼為使,李憲監軍,提點王厚、劉世恆兩部入青唐,足矣。”

    趙頊對郭逵問道:“郭帥你看呢?”

    郭逵說道:“臣以為王安禮之見可行,大軍先入邈川,其餘諸處,妥為守界即可。”

    “邈川有藺逋比,需要回青唐城爭位;有溫溪心次子巴溫,侄子溫納文逞成,擔憂溫溪心下落,他們也必然奮勇爭先。”